水关是中国古代城墙下方供河水出入的水道建筑。金中都水关遗址残存的基础部分,平面呈“][”形,南北走向,全长43.4米。水关建筑为木石结构,最下层的基础是密布的木桩,木桩间以碎石与碎砖瓦砂土夯实。木桩上有衬石枋,衬石枋上铺有地面石。木桩、衬石枋、石板紧密连接。金中都水关遗址的发现,确定了金中都南城墙的方位,并且通过考古钻探向北追寻古河道走向,基本确定了金中都城内水系向东流过龙津桥之后,其中一支向南的走向及通过南城墙进入护城河的确切地点。 金中都水关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及水利设施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