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寂“南阳城” 穿越千年小瓦之乡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日期:2014-7-4
老瓦窑人去楼空,泥瓦匠退出历史舞台
顺着乡间小道一路朝上爬,两厢不时冒出不少废弃的老旧瓦窑,在郁郁葱葱的林木间若隐若现。它们大多已破败不堪,人去楼空,只剩下满地的青苔,叫人感慨。附近村民介绍,以前村上以烧瓦窑为生,大大小小的瓦窑、窑棚加起来有几十处之多。然而随着瓷瓦、彩瓦的相继诞生,土青瓦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没有了市场,现在村上也几乎没有人烧窑了。
就如那废弃的老旧瓦窑,南阳城的鼎盛期早已成为历史,如今30余户民居散落在当年的繁华之地上,一扇扇门板静静地候在檐下,岁月就像一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端抽走几张青瓦,或故意抹上几笔流痕,只有那层层叠叠的青藤爬上瓦檐,让人读出几许沧桑的滋味。
易四爹曾经是村上的泥瓦匠,从小就在瓦窑里学徒,“粗瓦时代”的没落,同时也结束了他的手工做瓦生涯。但如今老人住的房顶上仍铺着小时候自己做的青瓦,“村里有人家里的瓦比我的年纪还大了几番呢!”
看护人2000余日默默坚守,政府立碑保护
2009年,被政府聘为南阳城遗址的看护人后,易四爹就开始在此四处转悠。每天看看有无大兴土木、建筑开发等活动便成了易四爹的“必修课”,他拿出厚厚一叠文物管理员巡查台账给记者看,“2010年4月20日,晴天,无异常”、“2013年11月17日,下雨,无异常”……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无声地见证着老人2000余日的默默坚守。
2010年,为加强对遗址的保护,江背镇人民政府在遗址上立了一块石碑,其上的保护公告写着“严禁在古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动土搞建筑或擅自改变其原貌,对破坏古城遗址者将依法查处。”近日,在长沙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的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长沙县新增26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城便是其中一处。分页:[1] [2] [3]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