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标志性建筑白塔寺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所建,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改为永安寺。主要建筑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配殿廊庑、钟鼓楼等。自下而上,依山势而筑。正觉殿前,建有“涤霭”、“引胜”、“云依”、“意远”四亭,对称而典雅美观。由此可拾级登上白塔。白塔为藏式喇嘛塔,高35.9米,塔身呈宝瓶形,上部为两层铜质伞盖,顶上设鎏金宝珠塔刹,下筑折角式须弥塔座。塔内藏有喇嘛经文、衣钵和两颗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致的善因殿。琼岛的西面有悦心殿,殿后有庆霄楼。西北面有阅古楼,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题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内壁嵌存的摹刻故宫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称墨宝,为清乾隆年间原物。附近还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景物如画,美不胜收。
静心斋面积4700平方米,原为乾隆帝书苑,称乾隆小花园。后来辟作皇子的书斋。静心斋往西是天王殿。正殿系楠木建筑,这里是翻译和印刷大藏经的地方。后面的琉璃阁为发券式无梁殿结构,壁上嵌满琉璃佛像,光彩夺目。天王殿西侧,有座用424块七色琉璃砖砌成的九龙壁。它建于清乾陵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长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为我国三座著名的九龙壁中最精美的一座。沿九龙壁南行,有座“铁影壁”,长3.56米,高1.89米,颜色与质地如同铁铸,双面雕刻云纹与怪兽,为元代浮雕艺术珍品。铁影壁北面,有三进院落。主建筑曾是乾隆帝礼佛前后的更衣处和游憩的别馆。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为保护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增建了一个院落,名“快雪堂”。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五亭主次分明,飞金走彩,远望如同五龙浮动,故称“五龙亭”。
团城紧邻北海,其平面呈圆形,周围以城砖垒砌,高约5米,面积为45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承光殿,为平面呈十字的重檐大殿,内供奉白玉佛一尊。团城上供玉瓮一只,直径1.5米,为绿玉琢成,十分珍贵。城上古木繁多,有著名的栝子松“遮荫侯”和白皮松“白袍将军”。
北海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瑰宝,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