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先人用过的石斧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距今5800年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自从1985年发现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在以往凌家滩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的基础上,2008年至201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对凌家滩遗址再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钻探、发掘工作。发掘结果证实了凌家滩遗址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等级分明,是一处5000多年前巢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区域中心,且在其周边分布着规模不等的数个中小型聚落。不仅如此,凌家滩先民能够制造、拥有大量玉石器,还发展了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专家认为,这一遗址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周环绕“卫星村”韦岗遗址距凌家滩遗址约2.7公里,是一处凌家滩文化时期的“卫星村”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230平方米。在遗址南侧边缘发现一条沟状堆积,已发掘长约19米、宽约5米的一段,沟内有一条用碎陶片、石块铺成的类似道路的遗迹,长约6.7米、最宽约1.3米。另在沟底发现一批柱洞共有近百个,其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出土了凌家滩时期遗物有陶鼎、缸、豆、纺轮、饼、丸等,石器仅有少量残损的锛、斧、凿,但砺石较多。此外,发现不少动物骨骼,包括牙齿、颌骨、鹿角等。其中,道路遗迹和成批柱洞的发现尚属首次,考古专家认为,这填补了凌家滩时期居民生活材料的空白,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食物选择的倾向性。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