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自然山水园 >> 正文
连城竹安寨
来源:闽西新闻网  日期:2014-5-30

    竹安寨景区,位于福建连城冠豸山与莲花洞相连处之东北侧。竹安寨为清光绪年间邑绅罗学敏等为避战乱,在马头山后第二重峰峦内平坦处所建房舍。此山四面悬崖陡壁,惟西、北两向崖坡稍缓,当时辟为前后进退之路,并筑有寨门。现竹安寨景区以此为中心,包括马头山、杉树凹、茶坪栋等丘峦,面积为4.06平方公里。

    竹安寨景区峰峦挺立,谷深泉幽,自然景点奇险、壮观。中心景区从北而南依次为:

    马头山在竹安寨东北向,有一座兀突耸峙的山崖,崖顶中凹而侧翘,形似马鞍;前侧嵌一块傲视苍穹的三角石,犹如马颈;此马似有奔腾之势,但缺马头。民间流传有雷公怒劈马头的神话故事。

    高矮寨伫立马头山下,眺望西南,可见高低两座圆形、平顶石崖。其西侧有一巨崖,颇像老妇头颅。她肩负背篓、抬头回望的神态,使人回想当年客家人筚路蓝缕,艰难跋涉,饱经风霜,依恋故土的种种故事,因而,这一组天然石岩群雕又有“回望中原”之称。

    恋人石和母子象入山门,抬头可见两块矗立相向、中间有缝隙相隔的崖石,像一对沉浸于爱河、依依难舍的伴侣,人称恋人石。再走几步后,侧看恋人石及其背后山峰,则又变成一头母象背负着小象蹒跚而行的景观。

    巨蟒吞螺和神蛙照镜云仙庵横侧山坡上,有一块黑色山石,花纹形状似田螺;不远处坡顶上,半悬一石,如蟒蛇,口作欲吞螺状,故称巨蟒吞螺。故称巨蟒吞螺。山脚,有一块数米高天然石碑,拔地而起,像一面镜子,又似一块无字碑。从山脚仰望蟒蛇头,又像一只蛙头,正对无字碑,所以有人称为神蛙照镜。

    云仙庵在竹安寨前山上。清咸丰年间为五谷真仙庙,后被太平军烧毁。1984年村民集资重建,改为云仙庵,供奉五谷真仙、罗仙公、赖仙公等道教神仙。

    劲节亭在山坡亭平缓处。1998年,厦门大学教授沈持衡为纪念其父沈毅民当年追随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廷、建立民国而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高风亮节而兴建的一座六柱圆亭。

    右坑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构筑的外寨门。它墙体厚实,设有雉堞、箭孔,便于防守。

    女儿涧走过护栏险道,来到峡谷底,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这里汇成一潭,称女儿涧。是当年筑寨时,女眷们为修寨汉子洗衣、做饭之处。

    摩天峰过女儿涧,沿着人们顺陡峭山脊开凿的365级石阶,可以直达竹安寨内寨。站在女儿涧边,仰望摩天峰,有直插云霄与天比高的气势。石阶两侧全是悬崖深涧,其中有一段百级回音阶,游人经过这里,只要跺跺脚,就会听到“啌啌”声响,所以又称响鼓石。峰顶是一寨门,为厚实的石砌墙体和残缺的雉堞,有预留的瞭望孔、箭窗或射击孔,十分坚固。此峰石阶原是驻寨人员天旱时的取水之道和危急时的退路,现成奇险景观。

    猫驮天池上山梁,南侧有大猫、二猫、三猫三座山峦。二猫山顶有在岩石中凿成的一方塘,用以承接雨水,终年不涸。

    寿星岩与雄鹰展翅竹安寨东北侧,有一座山,山形酷似一老者,眼、鼻、眉、须栩栩如生。其南侧一座山,山形极像要展翅高飞的山鹰,人称雄鹰展翅。

    古屋场遗址进入前山竹安寨寨门,可见一片平缓的山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保安社社众在此兴建围屋、厅堂、书斋、厨房、仓廪、蓄水塘、小菜园等,历5年而成。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四植竹木,为隐居读书幽静之所。民国22年(1933年),因战争被焚,今存残垣断壁。

    水门墙竹安寨堑门前有一峡谷,谷底为山涧溪流,在岩石矗立的断壁上流过,称水门。这堵岩石形似端整的墙壁,长约200米,高约70米,墙顶端宽约8米,具有非凡的气势,被称为水门墙。

    修竹屏前山峡谷间,当年曾遍布竹林,二扁石如屏风耸立其中,故有修竹屏之称。

    龙舌泉出前山路口,有一叠石头天然组合成龙头,呈张口形状,内有一颗龙牙、一条龙舌,一泓清泉从其中涓涓流出,故称龙舌泉。

    一线天龙舌泉过后,两山之间一条小路,又高又陡又窄,抬头向上望,天只有一条线,故称一线天。

编辑:樱花
 ·天水市将打造西关古城历史文..
 ·24件明代青花瓷为民谣上品
 ·平顺县两座千年古建修缮后重..
 ·耕泽石刻博物馆开馆 院内存明..
 ·正定护城河200多米河道初现雏..
 ·云南会泽开展文物古建筑消防..
 ·走近历经百年沧桑撒拉族古建..
 ·嵩阳书院旁仿古建筑复建风波..
 ·天官王府跻身国家4A级景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