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长江两江交汇处的江面下隐藏着长约200米的“灵石”。
据史料记载,在两江交汇的朝天门水域,有一块长约200米的巨型石头暗藏在江中。巨石上凿刻着12处碑文,记录了从东汉建武年间到清朝康熙年间共17个年份的枯水情况。但自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来,再也没有巨石的出水记录。
5月25日,朝天门码头,人来人往。
放眼望去,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激荡的水域下,会藏有传说中的能预知丰年与否的巨大灵石吗?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这块石头,据说是一块记录川江水文的枯水石刻。”在朝天门码头长大的、现年60岁的渝中区居民卢延辉说,“听老人们说,这块石头相当神秘呢,它一出现,这一年就会丰收,但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未见过。”
专家肯定朝天门水下有灵石
朝天门真有这块灵石吗?
我市考古专家胡昌健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灵石位于朝天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石梁中部的水下石盘上,长约200米,上面凿刻着12处碑文,有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公元27年)到清朝康熙年间共17个年份的枯水记录。”胡昌健介绍,因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上面凿刻的《灵石社日记》,于是便将这块石头称为“灵石”。
记者在《巴县志》中看到,关于朝天门灵石一事,有如此记载:“朝天门外汉江水底石磐上,碑形天成”。不仅如此,在《诸道石刻录》、《复斋碑录》、《宝刻丛编》、《巴县志》、《全唐文》等史料文献中,都可以看到朝天门灵石的记载。
渝中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透露,据目前考古所知,朝天门灵石在唐代出水13次,宋代1次,明代1次,清代4次。最后一次出水记录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距今已有250年。
史无戏言,既然有文字记载,朝天门灵石看来是真的存在。
传说灵石见了天光就丰收
“传说朝天门灵石非常灵验,只要见了天光,这年就会丰收。”卢延辉说,这个神秘的传闻,也让他从小对这块石头充满了好奇。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关于灵石显现是否能预言丰收之事,相关史书的记载也是各执其词。
清代巴县诗人龙为霖用“百谷穰穰兆年丰”来描绘的朝天门灵石露水兆丰年,而同代诗人周开封也写诗“旧传见则年必丰”跟随附和。
然而据历史记载,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灵石露出来,该年却大饥。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灵石又一次现身,该年又是大灾,5月至8月没下大过雨,树木几乎都枯死完了。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