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金陵古迹前世今生
来源:扬子晚报网 作者:张可 日期:2014-5-9
在南京市档案馆编写的《从档案史料揭示金陵制造局的前世、今生》中这样记录着:21兵工厂在几年内先后接管与合并了第20兵工厂的轻机关枪厂、重庆武器修理所,第11兵工厂在铜罐驿隧道内所有厂房、部分机器设备和人员,1939年起,又先后在云南安宁建立分厂、在四川兴文县袁家洞建立岩洞厂房、接管第40兵工厂的綦江分厂等。至此,第21兵工厂共拥有各种机器设备3000多部,职工14300多人,所生产的武器弹药有20多种,成为中国战时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有不同特色建筑60余幢
如今,金陵机器制造局原址已经变身为“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园区占地总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区内共有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年代各具特色的各类建筑60余幢(其中清代文物建筑9幢,民国时期建筑27幢)。“这里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建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晨光厂党委工作部主任宋建中说。
大报恩寺重现世界佛都的辉煌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永乐十年(1412年)重建,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
“天下第一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而建,高80米,9层8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据传,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分页:[1] [2] [3]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