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鼎作为盛食器在汉代颇为流行。漆鼎木胎胎厚,体形稳重,盖与鼎身作子母口扣合。盖作球面形,上三个橙色环形纽。器身口微弇,鼓腹,底略呈圜形,有一对直耳,三兽蹄形足。鼎外髹[xiū]黑漆,内髹红漆。盖面中心绘一变形龙纹,龙纹周围用朱、灰绿二色漆绘S形卷云纹、涡纹,卷云纹间隙绘有变形鸟纹,盖边沿朱漆绘宽、细弦纹各一道;器身两耳均在黑漆地上用朱漆绘勾云纹,口沿外侧在两朱色弦纹之间用朱漆绘一道竖条纹间饰小锯齿纹组成的图案,腹上部在宽、窄两道朱色弦纹之间朱漆绘一道菱形、水波纹组成的几何纹装饰带,腹下部亦在宽、细两道朱色弦纹之间用朱、灰绿二色漆绘几何云纹、涡纹,云纹间隙绘有变形鸟纹;足部用朱漆绘兽面纹。鼎底部朱书“二斗”两字,底部和盖内有戳印。器腹内留有明显的旋削痕迹。
关于这件漆鼎,有一件趣事不得不提。当年考古人员在清理这件云纹漆鼎时,竟然发现此鼎内还盛放有汤和莲藕片!并且浸泡在汤中2100多年的莲藕片仍清晰可辨!更使人不解的是:鼎中的藕片在搬动后竟然全部神奇般地消失了。原来,藕片内部纤维早已腐溶,仅存一完整的外形而已,出土后遇空气氧化作用,加上在起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震荡,藕片就会迅速溶解于水了。这一现象甚至一度成为证明长沙地区二千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有破坏性地震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