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要回春唔止修祠堂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4-11-14
沙头社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吐槽:“今年年初,黄氏大宗祠出现裂缝,我们也向区府申请了资金修缮,但到现在还没有批。”
据鹤峰社区国土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均安现存的古建筑要么是华侨移民后的故居、要么是宗祠,而且都散落于社区各处。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出于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旧居大多被拆除重建,因此,要“活化”整个古村落或有一定难度。
北滘
碧江村
林头社区
现代建筑“乱入”古村
改善与保护出现矛盾
走进碧江古村,不难发现,古建筑被一旁数量众多的新修建筑隔断了彼此联系,孤零零地散落各处。现代化建筑与传统街区的古朴气质颇显不搭。
从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到现在已有10年,但碧江村对古村落的保护仍处在维修、完善祠堂阶段。记者了解到,目前碧江村内12间属于历史文物的祠堂已经基本修缮完整,而明代的五间祠堂正在进行二期维修。
碧江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说,由于没有对古村落进行有效的开发,长年来对古建筑原貌的保护已经与村民自身的需求产生了冲突。比如,对属于私有产权的民居,有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控规,要求业主的修缮、改貌须同古村落的风格保持一致。
据了解,10年来,社区居委会的保护工作仅限对古建筑的修复和完善。出于改善生活而修建的新楼,也让各方的努力大打折扣,这也是居委会遇到的最大尴尬。
“活化”之路怎么走?大家一起出主意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