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形式 >> 正文
唐代洛阳展
来源:网易  日期:2014-10-28

    武则天当政期间,改洛阳为“神都”,增筑外郭城,拓建官署,修建了明堂、天堂、上阳宫等一系列大型建筑。这些建筑气势磅礴,特别是明堂和天堂,一改皇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赋予了洛阳宫城殿宇立体的轮廓和雄宏的风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皇城和宫城是封建社会帝国的心脏,同时也是集都城建设之大成的宏伟建筑群落。隋唐洛阳城皇城和宫城位于地势较高的都城西北部,便于防御。皇城环围宫城东、西、南三面,内置中央官署及驻军,另设有太庙、仓储和接宿四方来宾的馆舍。宫城是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也称紫微城,套居皇城之北,平面近方形,宫城内有乾元殿、紫宸殿、武成殿、集贤殿、明堂、天堂等宫殿群。宫城四面设置10门,正南门为应天门,是当时隋唐洛阳城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隋唐洛阳城有一条贯穿宫城的城市中轴线,它南起伊阙,经定鼎门、定鼎门大街、天津桥、天枢、端门、应天门、明堂、天堂、玄武门等重要建筑,直达北邙山上清宫。武则天时期,为强调其君权神授,将伊阙改称天阙;定鼎门大街称天街;洛河称天河,其上桥梁称天津桥;端门外立高大石柱号称天枢;宫城正门应天门号为天门;宫城内建明堂比作天宫;天宫后再建天堂,总称“七天”。这些高大奇伟的建筑透射出女皇以“天”的意识作为洛阳城规划指导思想。

    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形制南宽北窄,洛水从城中穿过,周长27.5公里,四面共10座城门,正南门为定鼎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洛水两岸分布着居民区103坊(隋代有126坊),郭城内三分之一的里坊分布于洛河以北,其余分布于洛河以南。里坊之间设市场,共有三处大型工商业区,称“三市”。外郭城规划严整,整体布局好像井然有序的棋盘。

分页:[1] [2]

编辑:樱花
 ·重庆修复四百年古刹银杏堂
 ·汉风集聚450余件瑰宝在法国展..
 ·南水北调出土10万余件珍贵文..
 ·翁源东华寺重建气势恢宏
 ·山西探索引入社会资金保护古..
 ·古庙壁画应是民间高手所绘
 ·山西探索引入社会资金保护古..
 ·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
 ·宣化发现古城水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