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白云寺
云霄白云寺位于县城城北方向约22公里处的云霄、漳浦两县的交界盘陀岭上,海拔280米,寺院坐东向西,群山环抱,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霄白云寺始建于宋代,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元明清时曾有过多次重修。1927年—1984年先后经过三次修缮,1999年经多方信众捐资,再度重建。现已建成,规模宏大,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塑像。
寺院幽静雅致,佛经勤吟,令人心旷神怡。此处山陡崖峻,草茂林深,长年雾霭萦绕,云霞蒸蔚,尤其每当晨钟暮鼓,即妙趣横生:梵宫原野,湖海江河,无边无际,尽收眼底。寺下今贯穿龙汾公路隧道,日夜车驾如梭。
云霄白云寺往北100米处的虎什山脚,有一井泉,清醇甘洌,久旱不涸,井口呈六角形,井沿立花瓣状尖顶短石雕短柱4根,井后砌护坡,面积27平方米,相传南宋少帝赵昺南逃时,曾于此饮喝,故名为“帝昺井”,古井附近山峦上存有汉代南越国故关“蒲葵关”遗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寺院对面有一座观音阁,重檐歇山顶水泥钢筋混合结构,建筑面积558平方米,宏伟壮观,形成一方胜景。古往今来,白云寺一带多古迹,曾引得不少文人墨客,乃至文官武将,先后至此写下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