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水兽被盗和生活垃圾的肆意掩埋,一座承载历史风华的古石桥,时至今日,竟遇到倒逼消失的尴尬。所幸,在民间文保志愿者不遗余力地吁求下,当地文保部门欲将重点保护。
现状:镇水兽被盗,垃圾侵蚀
百泉大石桥位于南和县治西北4.5公里,该县河郭乡樊牌村与桥西村中间原百泉河上。桥为石结构拱形建筑,共五孔,又称为“河郭五孔桥”。
如若没有民间文保志愿者的带路,包括燕赵都市报记者在内的许多人从此路过,也不会对它多看几眼。
它几乎快看不到了。
由于百泉河早已改道,石桥已废弃,周围建起了村民住宅。石桥的南侧已被深埋,上面修起了一条马路,桥体高于地面约1.5米,上面长满杂草。北侧还能大体看出石桥的拱形摸样,也只有三孔显露于外,周遭都是当地村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几近掩埋。
村民刁冬琴告诉记者,前几年,这座桥虽显破败,但桥体保存还算完好。在仅存的三孔拱桥上,拱顶部南北两侧共雕有兽面辅首6个,长45厘米,宽40厘米,雕刻精致,造像逼真。这些兽面辅首是原来的镇水兽。但在去冬今春,这些镇水兽竟然接连被盗,从现场判断,被盗手法野蛮生硬,“硬生生给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