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西藏古格王国遗址于2011年5月迎来自198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护修缮。日前,投资5743.91万元的阿里古格王国遗址各项维护修缮工程已全面完工。据了解,文物部门通过实施一期山体排水整治与山体加固,二期壁画保护与修复,三期建筑遗址保护共三阶段的维修工程,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性维修。阿里地区古格维护修缮工程队项目负责人熊焕忠:“修旧如旧”是我们的维修原则,就是说在维修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材料、工艺、工人的话,都是我们有多年维修寺庙、古建,有施工经验的相关工人。像这个材料全部是用传统的,传统的材料、传统的工艺,比如白玛草、阿嘎土,这个就是在维修古建都很有特色的,特别是在寺庙维修里面这是最基本的。
据介绍,古格王国壁画诞生于公元15世纪中叶。由于年代久远及自然侵蚀,一度出现空鼓、脱落、泥污等问题。作为这次修缮保护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前壁画修复面积就达1270余平方米,涉及遗址内红庙白殿、红殿、大威德殿等大殿。古格王国遗址修建于公元前10世纪,位于现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扎不让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雄踞西部700余载的古格王国遗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遗址。古格王国都城遗址建筑在彩绘、泥塑、雕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