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村新石板路引起很大争议
4月上旬,成龙要将自己收藏20年的安徽古建筑中的一部分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之事,引得舆论一片哗然。记者赴皖南古徽州(今黄山市),走进黟县、休宁、歙县、屯溪区、徽州区,探访瞻淇镇、岩寺镇、桂林镇、北岸镇、齐云山镇、渔亭镇、西递村、宏村、篁墩村、熊村、唐模村、呈坎村、关麓村、海临村、潜口村等一系列名镇名村,感受到古徽州文化积淀的丰厚和古建遗存的震撼。这里的古建遗存数量巨大,政府无力负担所有古建的保护,很多文保名单之外的、偏远山区的古建,正在自生自灭。有学者认为不应过多纠结成龙买卖捐赠古建的对错,他提醒了我们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徽州古建。
西递村:明清石板路遭遇拆路换石
这两天,黄山市著名摄影家张建平一直在为阻止黟县西递村中更换明清时期老石板路奔波交涉、激动难耐。
2013年4月16日那天,张建平接到西递村村民电话反映:西递村中的大部分明清时期的老石板路正在被换成切割整齐的新石板路。张建平马上驱车来到西递,看到40%至50%的老石板路已经没了,新石板路更换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项工作从去年10月就已开始。
他看到,新铺的石板虽然整齐,板材的厚度却只有十厘米左右,原来的老板材有十五厘米以上的厚度,不少新铺的石板经游人走过后已经断裂。这些新铺的石板都来自江西九江,质量远远不如原来所用产自当地的“黟县青”。“黟县青”坚硬耐磨,不易碎裂,也是石雕用品的上好材料,曾经远近闻名。在当年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外地人都不远百里到黟县来采购这种石材。
“西递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原生态,带有岁月痕迹的石板路也是西递整体古建文化形态中的重要部分,是这里古朴宁静生活的标志之一,怎么能说换就换了呢?”张建平不解而又愤怒。
他形容一个像西递这样底蕴丰厚的村庄的模样:古老的房子是她的躯干,大树是她的长发,石板路就是她的脚。“现在把脚砍去了,就是换上了金子做的脚,那也是残疾了。”
张建平立刻找到村里主要负责人交涉,希望改建时尽可能保护原来的道路形态,并将现场拍到的照片及相关文字通过自己的博客、微博发到了网上,希望引起关注。第二天,点击量就超过了百万,转发超过数千条。两天后,点击量已超过四百万。
对此,当地村民态度不一。赞成的说:“原来的路坑洼不平,应该修。”而反对的村民认为:“现在的路不如原来的结实,古老有古老的美,也没什么不好走的!”一个叫胡凤媛的村民无奈地表示:“我就觉得原来的路好,我们不同意有什么用,事前根本就没征求我们的意见。”
负责此次改造工程的西递村旅游服务公司的一位副经理说,给道路换石板,是为在路下铺设电线、网络线和输水管线,原来的电线都是挂在房上的明线,当地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不安全。“这是上面统一安排的,你要问就去找镇里。”
4月17日下午,张建平又接到举报,老徽州地区另一处古文化名村——唐模村又要拆路换石板。他急忙给黄山市文化委员会的领导打电话反映,并马上赶往唐模村,坚决阻止了更换石板的行为。
被很多村庄更换下来的道路石板在当地古董旧货商眼中却是香饽饽。在古董店中,来自黟县的这种“黟县青”道路石板,好的每平方米价格在2000元以上,差的也能有800元至1000元。古董商说:“贵是因为黟县当地已经封山不让开采了。”而西递村中新换的来自江西九江的石板价格每平方米不到200元。
“没有原始的古朴、原生的状态和合理的保护,将来的徽州还有以往的美好吗?”张建平26年来一直致力于拍摄徽州古民居、古建筑,记录了十余万张徽州古宅的生存状态。
他希望在保护古徽州的文化遗存时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科学。
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建筑"以柔克刚"
海南:骑楼老街还原历史古韵
苏州建成世界最大跨度木拱桥
镇远:“风向”救下青龙洞古建筑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