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明清期间的彩瓷雕,曾被盗
门楼上雕刻精细的抱石鼓
门楼上的透雕石窗
【宗族名士】下南洋医药传家 出泰国中药泰斗
同治年间,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来王陆顺德余部流窜到九峰,追来堂因此付诸一炬。
杨恭括指着天井上开裂的巨型阶石称,这些阶石就是太平军焚烧祠堂造成的石阶开裂,而门楼由于是砖石瓦结构,才幸免于难。如今祠中还保存清乾隆年间重修的碑记。
“祠堂原有匾额都付之一炬,再加上族谱不全,追来堂留下的名人印记也就鲜为人知。”杨恭括说,追来堂走出去的后裔,当属杨锦忠名气最大。
在追来堂的大堂里悬挂着一幅照片,照片中,到泰国访问的李瑞环和泰国华侨杨锦忠亲密握手。这位后来被称为泰国中医药界泰斗的就是追来堂的杨氏后裔。
清光绪年间,杨锦忠其父杨友政到暹罗(今泰国),初工后商,在曼谷开设福安堂药材行。杨锦忠继承父业后,扩展为福安堂无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福安堂下辖3个以制中成药为主的制药厂,兼管石料加工厂和水果种植场。杨锦忠还担任泰国卫生部医药管制委员会委员,联华药业公会永远名誉理事长。后其妹杨志玲承担起家族重担,努力把漳州片仔癀等老牌中药打入东南亚。
【专家视角】牌坊门楼法式奇 工艺营造技术好
平和博文馆馆长杨征介绍,九峰追来堂的牌坊式门楼,在造型上融合了客家与福佬区系建筑的特色,高大雄伟,法式独特。门楼上采用五彩浮雕瓷板的装饰手法,图案精美,色彩雍丽,彰显出宗祠的富贵堂皇;其嵌瓷材料均从景德镇窑口订购而来,是清代陶瓷工艺与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很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
姓氏点击
杨
追根溯源,杨姓与周姓本为同宗。周武王裔孙姬杼受封杨邑,为杨侯,建立杨国,子孙以国为姓。历史有杨姓,距今约三千年。
自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设置弘农郡(今河南省灵宝县一带)以来,唐太宗编《大唐氏族志》,定八十五郡为贵族姓氏郡望,列“弘农”杨氏为九等之上上。自此,两千多年来全国这支杨氏一贯以“弘农”为郡望,我国中原、南方闽粤杨氏,大都是“弘农”杨氏后裔。
因中原战乱或任宦避害,“弘农”杨氏迁徙入闽,如,宋朝诗人杨亿祖先就是为了避永嘉之乱,迁徙闽越;陈元光麾下将军杨统,追随开漳圣王南下开漳,后定居浦城……其中,杨承休是平和杨氏入闽始祖,开闽距今一千六百八十余年,现在福建杨氏位居全省第十一大姓。
推荐阅读:
诏安沈氏宗祠 沈耀初的故里情
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扬州朱自清旧居
许昌王棽林故居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