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开平碉楼或将成为市民“穿越式”度假的好去处
一年多的开平碉楼保护和开发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日前,记者获悉,开平碉楼将一改往日“人去楼空”的状况,变身成为古色古香的“旅馆”,吸引周边的旅客周末驾车前往进行“穿越式”度假。但是,在没有完善的交通、餐饮等配套设施的保障下,碉楼旅馆会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也令人担忧。
最快3个月内可入住
记者获悉,很有可能是3个月后,开平碉楼将摆脱以往的萧条境况,变身古色古香的碉楼旅馆。“碉楼外面还是原来的古建筑,但碉楼里面会装上浴室、空调、现代化的厕所,以及厨房等生活设备,变成旅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江汉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维修5座被选定为“试点旅馆”的碉楼。中国文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今年8月底的义卖活动筹得资金之后,希望在3个月内可以让旅客入住体验;并且将继续把已经拿到托管委任书的20座碉楼加以装修,陆续推出‘穿越旅馆’”。
5万元可住半年碉楼
江汉告诉记者,经过两个月的申请,近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保护华侨文化遗产公益捐赠义卖活动”终于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同意。预计义卖活动可以在今年8月底在广州举行。
江汉透露:“市民只要在义卖活动中现场买够5万元的艺术品,就可以同时获得碉楼半年(183天)的入住权。碉楼的入住机会不是以捐款的数额大小来确定和排序,而是以捐款的先后来排队。而且,捐赠者可以全家住进来,拥有一座碉楼的使用权。捐得多,获得的使用天数就越多,一年、两年、甚至10年。”
反对派:民间力量只能“锦上添花”
“通过义卖筹集资金保护碉楼,可能也是一条路径,但估计很难凑足碉楼的维修资金。我到过现场看,碉楼的分布很散,需要的资金数额很大。这个还是要当地政府重视,加大前期投入,民间力量只能是一个呼吁和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没有政府和市场的支持,单靠社会基金会团体等,很难保护整个碉楼群落。”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力鹏也表示:“通过义卖来筹集维修资金,这个建议很好。但是只能解决部分资金的落实问题,从总体上看,还是得靠政府。”
热议:义卖筹款能否救碉楼?支持派:投入“小钱”可引来“大钱”
政协委员孟浩坦言:“今年全省文物保护的财政预算才3000多万元,就算全部给开平都不够。”对于民间集资的方式来维修和整体开发碉楼村落的想法,孟浩表示赞同,并希望能够在明年两会的提案中,帮忙推动和呼吁。
“其实,义卖筹得的资金虽然有限,但如果用到简单修葺碉楼方面,将碉楼作为民宿推出去,这样一种投入小、收效快的方式,能够吸引到投资商,从而再进行整体开发。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说。
省文物局:希望义卖筹款获得成功
记者联系了省文物局的相关负责人,她表示:“目前,开平碉楼主要的保护难题是,由于碉楼大部分都是钢筋材料,而且多数已经是上百年的楼龄,碉楼的建设材料大部分都到了使用的年限,因此,保护的压力比较大。”
记者了解到,虽然近两年省财政厅也单独拨出了2000万元(每年1000万元)给保护开平碉楼作为专项经费,并且开平市文物局每年有大约200万~300万元的保护资金拨款,但是对于散落在开平的1800多座亟需维修的碉楼来说,这些资金还是远远不够。
对此,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义卖来筹集碉楼维修资金这种方式也是开创了先例,希望能够成功,给予我们好的借鉴。”
推荐阅读:
安徽潜山县拟建考古遗址公园
苏州开元寺无梁殿修缮竣工待验收
苏州“三国保”昨启动防雷工程
甘肃康县不可移动文物达到11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