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7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天津大学和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5年本市将推动建设“四区四线”,打造天津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体系。
据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区”包括:五大道历史文化博物馆区(其中包括庆王府精品酒店区、先农商贸区、民园西里文化艺术区、湖南路高档商住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区、一宫花园历史文化区、泰安道英式文化商业区。
“四线”包括:五大道名人故居景观线(其中包括庆亲王旧居、张福运旧居、张绍增旧居、顾维钧旧居、李氏旧居、李勉之旧居、徐世昌旧居、曹锟旧居等)、辛亥革命历史纪念景观线(包括静园、张园、段府)、解放北路金融历史文化景观线以及意式商业文化景观线。
20世纪建造的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数量最多、最具特色的瑰宝,也是天津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天津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已有746幢、共计114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受到全方位保护,并逐幢建立保护图则和安全档案。261幢、58.71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得到修缮,恢复了昔日风采。其中,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陆续对82幢、7.7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整理。整理后的溥仪旧居—静园作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76万人次;常德道民园西里在整理后引入多家创意单位,引导周边形成层次多样,业态丰富的文化创意聚集区;利用历史风貌建筑设置的梁启超纪念馆、曹禺故居纪念馆、电力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庆王府修竣运营,成为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新亮点和高端服务业新坐标。同时,一宫花园地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项目获得了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推荐阅读:
“飘摇”中的中国名人故居
安庆筹措百余万元修缮二邓故居
旧城保护区四合院应“零拆除”
名人故居频被拆 代表委员吁修改《文物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