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俗称“大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北,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寰宇通志》《大永安禅寺碑铭》等史料记载,永安寺始建于金代,不久遭火灾而毁;元朝初年,当地官僚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出资并邀请极有声望的云归禅师主持兴建佛殿、配殿、云堂及方丈堂;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高氏家族又捐资扩建山门、构置佛藏;元延礻右二年(1315),高定之孙高璞再次出资增传法正宗殿,使寺院规模更趋完善。明、清时期,地方上又数次修葺永安寺,成一地之壮观。
永安寺坐北面南,东西宽50米,南北深80米,分为前、中、后3个院落,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山门临街,中间正门两旁偏门,前面置有石狮、牌坊,门内有哼哈二将分立两旁;前院正面为护法殿,内塑四大护法天王,两面厢房分别是方丈堂、云堂;中院正中即传法正宗殿,偏殿和配殿奉祀着观音、伽蓝、达摩、关公等,南端有钟、鼓二楼对峙;后院正中为铁佛殿,东面文殊殿,西面普贤殿。永安寺中的建筑,除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物,其余尽是明清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传法正宗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前设月台、石阶;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平面长方形;明间宽大,次稍间略小,仍袭宋、金之规;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蓝、绿琉璃筒板瓦,顶部有五彩琉璃脊饰吻兽,造型生动、色泽艳丽。殿内砖砌须弥座上跌坐着毗卢佛和阿难、迦叶二侍者立像,两旁分塑四位菩萨和倒身礼拜的二仙女像,其雕塑之精美令人赞叹;墙壁上绘有100多平方米的五彩壁画,后壁为奇形怪状之十大明王,为元代画匠所为,东西两壁水陆道场画,系明、清时期补绘,均有很高的艺术保存价值。
如今,永安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推荐阅读:
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
中国古建中的顶级会所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广仁王庙
佛山被隐藏的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