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自然山水园 >> 正文
湖南上甘棠 固守自有的安静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范亚湘  日期:2012-12-3

    老祖宗的智慧,除了那块小小的狗骨头,当然还有很多,而且至今还在庇护着村民。在上甘棠村,即便到现在也有人家夜不闭户。“这说起来要归功于村里的‘门’和那些错综复杂的巷道。”谢明尧说。

    每一单门坊,对应着一小族人家。从门坊走进去,是更加错落古老的房屋和迷宫般的巷道。在一单门坊前,记者看到了一左一右两个不同的木头标志,左边刻着“王”字,右边则刻着“三”字。

    “你们猜猜,哪头是活路?”谢明尧明显是想考考记者。记者想了想,大步朝“三”字头这边走,刚走出两步,一旁的村民就笑起来。果然,三五步开外,横着一堵高高的石头墙。

    这些木头标志也是老祖宗留给村子里的财富,也只有这里的村民,即使摸黑也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在第五门坊内,有一条名字很有意思的巷道——挤女巷。这条巷道长不过30米、宽不过一米。谢明尧说,过去,青年男女在这里相遇,如果互相有点意思,男方就会挤一下女方,只要女方不表示强烈反抗,男方就会请人提着礼品去女方家说媒……

    这令人联想到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幽深雨巷遇到丁香姑娘的情景。闻此一说,游人自然蜂拥前往。遗憾的是,如今,挤女巷安静得出奇,除了三三两两的游人穿过,很难看到当地年轻人的身影。

    古村因地势低洼几乎每年都被洪水淹一次,靠明清时期建造的防浪墙显然已防不住大洪水。

    不知什么缘故,上甘棠村的明清建筑大多是建有高高马头墙的徽派风格。而且,临街的建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那些阳台只留着一扇窗的房间是给女孩子住的,但男孩子所住房间的阳台却是全开放的。这样的格局不得不令游人想到电视连续剧《水浒》里潘金莲住的那个房子,当西门庆从街上经过时,心旌摇荡的潘金莲推开那扇窗子故意掉下一根晾晒衣服的竹竿……

    上甘棠村临街的那几扇窗子是否打开过不得而知。这些古建筑里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临街建筑的阳台上大多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

    “古建筑群一直存在着一个矛盾,没人住坏得快,但人住多了也坏得快!”谢明尧说,现在,很多年轻的上甘棠村民不愿意住在这个阴森、潮湿的大屋群里,政府已在临进村的马路边辟一块地将部分年轻人迁了出去。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住在上甘棠村老屋里的人会越来越少。到时候,上甘棠村的老屋很可能因“没人住坏得快”。

    不过,这些还不是谢明尧最担心的。上甘棠村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达1700多毫米。“由于地势低洼,村子几乎每年都要被洪水淹一次。”据谢明尧介绍,洪水过后,村子里满目疮痍,一些古建筑也会因为洪水的浸泡而垮塌。

    早在明清时期,上甘棠人就沿谢沐河修建了一道坚固的防浪墙。“这道防浪墙还在起作用……显然,靠它已经防不住大洪水了!”谢明尧说。

    岳麓书院里的“忠孝廉节”是从上甘棠村临摹而来?

    在千年古村上甘棠,从步瀛桥过去,沿青石板路向南,便可见到一块天然石壁上“月陂亭”三个大字。这是湘中乃至百越通向两广的古驿道口,古人在沿河的石壁上凿开一条小径,形成了天然石亭。

    “月陂亭”石壁上现存碑刻有27方,主要记述村中大事,功德名言,绵延唐到清五个朝代,被认为是国内罕见的千年石刻家谱。石刻中有规劝村人要孝敬和睦的碑文,有道学“吟风弄月”典故最早的诗文,铭记周敦颐教诲后世的道学风流。其中一块什么字都没有,是留给以后考中功名的人在上面题记的。

    这些石刻有的形同江永特有的女书,有的如蝌蚪文,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其中最遒劲壮观的是平均高达1.8米、宽1.3米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据考证,这是湖南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的手迹。不少专家据文献分析推测,当年文天祥曾在江永作战,并将上甘棠作为一个御敌要塞设防。

    但上甘棠的村民并不这样看。周立发老人说,宋朝时,上甘棠人周德源曾任太守,与文天祥在京都杭州是同僚。当时,周敦颐的理学思想经过朱熹等人的推崇,已经得到官方乃至民间的认可,“忠孝廉节”体现了理学的深刻内涵。文天祥了解到上甘棠村人与周敦颐是同源关系后,给周德源写下了“忠孝廉节”四个字。后来,周德源将题词带回家乡,将它刻在山上作为村训。

    据江永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何义荣介绍,湖南有三个地方有“忠孝廉节”这四个字。一处在岳麓书院,一处在长沙的文庙(20世纪80年代末在长沙文庙遗址发掘出四方“忠孝廉节”石刻),还有就是上甘棠的摩岩石刻。这三个地方的“忠孝廉节”大小基本一致,笔迹完全一样。

    “忠孝廉节”这四个字到底是谁写的?以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朱熹写的,另一说是文天祥写的。很简单,因为朱熹在岳麓书院讲过学。但何义荣认为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四个字“很可能是上甘棠的某位读书人或者官员将文天祥的题词传到了长沙,至于这人是谁,还有待考证”。

    不过,上甘棠的村民却懒得去管那些考证,周立发老人几乎每遇到一个村外人就自豪地说:“岳麓书院里的‘忠孝廉节’四个字就是从我们上甘棠临摹而去的。”

    记者站在这石刻前,边欣赏书法艺术边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忠孝廉节”?猛然间,发现崖石上方渗出的水使“忠”和“孝”各半个字长满了水苔,笔划很难分别。呵呵,这一“奇观”也许正好可以说明自古“忠孝两难全”吧!

    上甘棠村旅游名片

    简介:上甘棠村位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现有453户居民,共1865人,除7户人家是新中国建立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该村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推荐阅读:

天下第一诗村 杏花村

岭南古村落——梅县桥溪村

岭南古村落——范和村

秋风古韵风穴寺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