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与静,是我对琅勃拉邦最初的印象。街道是干净的,人是安静的,少有汽车的轰鸣。树木比房子多,每一幢房子都被浓荫遮地的树林环绕,而且极少有超过三层的现代高楼。
作为前法国殖民地,琅勃拉邦有很多建筑反映了19世纪到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的风潮,市内的建筑以法式、老式及一小部分泰式为主,每幢建筑都有自己的色调,充满活力。
湄公河畔,一幢幢由老别墅改建的家庭旅馆风格各异,韵味十足。我住的旅馆很有情调,是一幢二层全柚木建筑。从门厅到楼梯到房间,都要光着脚才能进去,地上一尘不染,干净极了。房间不大,床是老式的法国木床,有高高的铁艺床头。最让人高兴的是,阳台外就是潺潺流淌的湄公河,侧面一眼就能看到寺院的经堂和白塔,以及青翠欲滴的老树。
当琅勃拉邦五颜六色的三轮摩的驶上街头,发出连续的“嘟嘟”声时,便宣告着黎明的到来。为了看看这座古城的全貌,第二天早上,我登上了浦西山。
站在山顶鸟瞰古城,琅勃拉邦就像丛林中的一座美丽岛屿,层峦叠翠的山野绿色间,南康河与湄公河像两只臂弯拥抱着琅勃拉邦,36座古老佛寺和上百幢法式殖民建筑以及亚热带漂亮的树木繁花将它点缀得风姿卓越。
我很惊讶,也很惊喜,这个老挝王朝最早的皇都奇迹般的没有毁于战火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由于几百年来远离尘世喧嚣,小城宁静安详,满城的文物古迹毫发无损。由于国家小,而且没有像柬埔寨吴哥窟那样举世闻名的遗迹,琅勃拉邦如同一份古色古香的厚礼,成为最舒适和最安静的旅游地。
琅勃拉邦于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法国殖民时期的漂亮建筑得到修复,而寺庙也被重新加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独立顾问兼作家弗兰西斯说,只要看看泰国的清迈变成了什么样,便能知道我们所做的努力——使琅勃拉邦侥幸脱离了险境。
有人说,琅勃拉邦是一个让时间停滞的小城。就像这个地方一直被世界遗忘一样,游荡在这里,你会完全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只需在佛祖慈祥的眼神下,轻念:“琅勃拉邦!琅勃拉邦……”宁静、从容、优雅的音节,像在吟咏异域情趣的诗歌,念着似乎便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节奏。
同喧嚣的现代都市相比,琅勃拉邦像是一个世外仙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离开琅勃拉邦时,我心底有些怅然,既然带不走,就让它留在心的最深处吧。
推荐阅读:
卡斯卡伊斯古城堡修复设计
平顶山红石山古寨
秀美杨美古镇将绽放邕江上游
云南清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