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终于一路风尘到达了久别的故乡天水。
清晨从成都出发,一路过广元,到汉中,穿西安,越宝鸡,到天水时已是夜里十一点钟了。
按照行程安排,我只在天水休息一晚第二天便启程。友人听说我第二天就走,极力向我推荐一个叫净土寺的地方,叫我无论如何要去看看,还说你离家那么多年,难得回来一趟,净土寺是近几年才建的一处人间仙境,值得一游。
净土寺位于天水东南,与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相邻,同仙人崖、石门、曲溪等自然景点共同组成全国闻名的天水风景名胜。
从天水出发行程40多公里,首先到达仙人崖,一路爬上山顶,令人惊叹不已,我怎么也没想到大西北有如此美丽的景观,其人文地貌、植物特征可与都江堰媲美。仙人崖的秀丽景色勾起了我到净土寺的兴致。
也许是我与净土寺的海正上师有缘,刚过普渡桥便与海正上师正面相遇,简单攀谈后,上师便请我到会客室,开始了我们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流。
净土寺又名晏殊寺,历史悠久,自唐朝以来,先后由“寄骨寺”、“京都寺”、“静土寺”而演变。久经沧桑、岁月变迁,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年的香火圣地仅剩下一间茅草屋。
1957年9月,甘肃甘谷县金山乡蒋家湾村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取名蒋重祥,男孩自幼喜爱佛经,18岁时他只身来到佛家圣地五台山投奔清海上师准备出家。他虽意已决,但上师却不肯收留他,他在寺外长跪不起,日复一日,上师终于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但却只是答应暂时收留他在寺内打杂。为考验蒋重祥的意志,一天师傅把他叫去给他分配了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把寺院内厕所的粪便清理干净。寺院的厕所内不知多少年没有清理了,几天过去了,厕所的粪便却不见减少。于是他纵身跳进齐腰深的粪坑乱舞,以此发泄情绪,可谁知几天后他全身皮肤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他似乎悟到了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粪坑清理干净了。1983年7月,清海上师终于正式收了他,取法号海正,两年后他被五台山授予第071号僧伽证。由于他勤学苦练,才思敏捷,被清海上师任命为圆照寺当家监院。
一日,清海上师认真地对海正说:“我国西北有一佛刹圣地,业已荒毁,圣地周边地理地貌环境像一朵盛开的宝莲花,莲花花瓣如十八罗汉拜文殊,二条龙盘卧山间如二龙戏珠。这里水很甜、土质硬、石垂立、山势排列左高右低。”1991年清海上师圆寂前专门对海正说,还记得我给你说的那块宝地吗?希望他在那建一个后有靠山、前有应山的佛家寺院。
处理完上师的后事,海正离开了五台山,踏上寻找佛家宝地之路。一路上海正一行翻越过无数的山峦,受尽了无数的人间磨难,踏遍甘肃、陕西、宁夏、新疆、山西五省的名山大川,最终在天水找到师傅说的佛刹宝地。佛家圣地找到了,可修建的费用从哪里来呢?
自从出家时开始海正就牢记着佛家普渡众生的古训,为大众、为人民服务是佛的宗旨。为了不给当地政府和百姓增加负担,海正决定通过化缘的方式重建净土寺,经过十余年艰苦努力,终于筹到重修净土寺的善款。
净土寺周边山峦虽经历了无数战乱,但却苍松率柏,四季如春,鸟语花香。海正从小就对古建筑十分感兴趣,常常用手中的泥巴捏出精美的建筑风格,靠多年的古建筑知识,结合五台山的风格,他亲自设计,亲自指挥,历经数载,终于建成了如今的人间净土曼殊寺。全寺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房舍殿宇250多间。既有南方小巧玲珑风格,又有北方古朴憨厚庄重风格。整个寺庙迎文殊主峰而建,群体建筑结构如展开双翅的大鹏,腾空翱翔。天王殿、地藏殿、祖师殿、大雄宝殿、文殊殿、五佛殿、金刚殿等构成了大鹏的主体,气势宏大的五百罗汉堂及另一面的研法堂构成了大鹏一对强有力的翅膀。这些殿堂依山势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整体结构沿着山势自然流畅,登高远望如一展翅的大鹏。
不知是因为天地的灵气,还是佛祖的护佑,在寺院不远处还有一处松树和柏树根系相连景致,后被人们称为松柏同根,佛佛道同。
寺院四周山势恰如清海上师所言十八座峰犹如十八罗汉拜文殊的景象。十八座山峰将寺庙围在中心恰如一朵盛开的宝莲花。十八座山峰靠寺院一边山峰陡峭,而背对寺院一边却山势平缓,到此的游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在古丝绸之路上,净土寺犹如一朵奇葩,与伏羲封台、渭水秋声、玉泉仙洞、南山古柏、诸葛军垒、东柯草堂一起构成了秦州大地上一幅绚丽的风景。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风尘岁月,在这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共同组成了“东方雕塑馆”。
推荐阅读:
美如丽江的黄姚古镇何时才被重视
三亚市文化名镇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式城建 以牺牲历史古迹为代价到底值不值
剑河县大稿午村9月获85万打造村特色民族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