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正文
文溯阁
来源:百度百科  日期:2010-4-28

    书库负责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名叫刘德田,老家河南雎县,是当年新四军彭雪枫的部下。老人淳朴热情,脸上写满了人世沧桑。他一边用大串钥匙打开层层库门,一边向我如数家珍般地讲述《四库全书》的发展历史,过后还将他刚刚获奖的论文证书拿给我看。我见那大红证书上写着“甘肃省社科论文特别荣誉奖”的字样,论文的题目是《文溯阁〈四库全书〉在甘肃》。另一位书库保管员告诉我,老人吃住在这里几十年,很少回兰州的家,为此老伴同他离了婚,他的最大乐趣就是陪伴这套书。望着老人中山服上那破损的衣领和那满头的银发,我激动沉想了半天才缓过神来。 

    在书库中,老人破例地准许我戴上洁白的口罩和手套翻看了一回《四库全书》。手捧二百余年前的装帧精致的写本书,我由衷地溢发出一个读书人的满足,同时又隐隐有读书人的苦涩和沉重,每翻动一页,都有感觉到有无数只古代士子的眼睛盯着我--似乎在说:你很幸运。我细审每页的格局,见每页都是固定的格式,均为红色边栏、界格,四周双边,每页8行,每行21字,书口鱼尾上写“钦定四库全书”,下写书名及页码,每书前冠以该书提要,次写该书内容。每册书首页的左上角钤有“文溯阁宝”朱红大印,尾页则盖“乾隆御览之宝”朱印。 

    在书库中,我特意翻看了一遍辽宁图书馆当年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检查纪要》,认真地记下了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基本数字,因为我知道七阁所藏之收的具体册数、卷数是不一致的。纪要上详细地记着:文溯阁《四库全书》共计6199函,36313册,79897卷。另有《简明目录》、《总目》、《考证》、《分架图》等39函,265册。同时还藏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部,576函,5020册。 

    我贪婪地将一函书翻完,并细读了一页。书的用纸是上乘的开化榜纸,比一般的宣纸略厚,翻着手感极好,没有一般线装书的翻页困难似有粘连之感。我一边翻书一边想,抛开它本身的典籍与文物意义,就这小楷字,也算是最珍贵的字帖,哪一个当代书法家的小揩敢和这书上的字相比呢?然而为个念头刚刚冒出,我又鄙视我自己这个憋脚的联想。我深知,《四库全书》保存至今的价值和意义不是我所能想象出来的。 

    在离开兰州前,我特意去了一次黄河边。于万山丛中缓缓行来的黄河,乖乖地、无声地从黄河大铁桥下流过。在这里,我看不见黄河的雄浑、壮阔,倒是觉得它很干涸和营养不良。在滨河大道旁,坐落着一个“黄河母亲”的雕像,她脸上的线条是那样的圆润,含蓄地流露着安于现状的幸福微笑。站在她的面前,我一下想起了诗人周涛的话:这不是“黄河母亲”,而是一个生了孩子以后发胖改行的舞蹈演员!是那种嫁了一个有钱丈夫的浅薄舞蹈演员所具有的安详和自足,这不是、也不配是一个苦难民族的母亲!那一刻,我的心情很黯淡,黯淡得有些失望,为什么许多事物深思起来就会觉得怪怪?变形了的黄河母亲,还有那沉睡了许多个年头的《四库全书》,怎么就该这样现状依然呢?也许一切重要的因素都不在事物的表面,而是深藏在黯淡所掩盖的痛苦深处。世界就是这样保持着一种平衡,一种存在,当某种因素显示出来的时候,或许绝大多数人又始料不及。 

    离开战备书库前,我特意同老新四军合了一个影,又给书库的职工拍了一张合照。临走时,老新四军还给我摘了几个院中树上的红苹果。那苹果树已高过库房,少说也有二十年了吧。望着几位守库人泛着紫红色如苹果一样光彩的笑脸,我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三十年了,他们守在这四周没有人烟的山沟里,苹果树长大了,他们的青春却留在了这里。不知他们的老伴可理解他们,几千万的辽宁人和炎黄子孙是感谢他们的。 

    我们的车开出山沟,我一直将头探出窗外,在车后一片黄土烟尘中凝望着山沟中的书库,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但脑海中总是那翻开带有红色界格和鱼尾的一页页书影。 

    从兰州回到沈阳,已是初冬时节。 

    我一个人再次来到文溯阁,依然是一个雨天,阁旁的梧桐树叶随着雨滴疏落,前后廊硬山式建筑的文溯阁在秋雨中更显得清峻和与众不同。在整个故宫中,只有这文溯阁呈现一种与皇家氛围不同的淡雅的冷调,从阁顶的瓦件、廊前的柱子到隔扇门窗等都是绿色的。这种冷色的格调不仅与文溯阁作为藏书楼的使用相谐调,而且还会使人想到碧水、兰天、清风、明月等等,自然产生一种荫凉安静和深远凝重的感觉。我在阁檐下徘徊,仰头即可见到檩枋上的苏式彩画,画面表现的是“白马献书”的典故。大意是说黄河里出现了一匹龙马;龙马的背上驮着一种图;洛水里浮出一只大龟,龟背上刻着文字。这就是传说中图画和文字的起源,后人们称此为“河出图,洛出书”。这故事很能让人产生一些遐想,文字、典籍该是何等样的神圣,而保护和延续这些典籍的生命也该是同样的神圣。站在文溯阁一楼的龙椅之前,我没有再想起乾隆皇帝,而是想起了纪昀,想起了陆锡熊、戴震、邵晋涵、周永年,还有沈兼士、张爱群、刘德田。没有这些人,我有什么理由站在这里发思古之幽情? 

    如今,当我又一次站在文溯阁下,历史已进入了21世纪。盛世尊书,从1983年开始在辽宁的全国政协委员一直痴心不改,坚持提案20年,企盼文溯阁《四库全书》回归故里,真正实现书阁一体。是啊,历史上的七阁,目前惟一有可能书不损、阁犹在,能够达成书阁一体的就是沈阳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其他的如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和承德的文津阁也有可能达成书阁一体,但可能性要远比文溯阁小得多。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即将如开,在辽宁的全国政协委员依然要提案解决文溯阁《四库全书》回归故里之事。我们期待着,“物回原阁”,“书阁一体”,那将是沈阳的旷世风华。 

    新建成的文溯阁其方位和建筑风格都承系了“古制古貌”,外观颇具皇家气派与北京“文渊阁”最为接近,也是“歇山式大屋顶”建筑,外二层内三层,内部用钢筋混泥土厚墙,使用了现代化的防潮设施、防尘设施、防盗设施等甚至防辐射设施,室内温度和湿度都常年保持恒温。 

    文阁藏书馆主要包括主楼、副楼、办公楼,主楼占地1900平方米。一二层为展览厅、三楼存放《四库全书》影印本,副楼占地1400平方米,主要用于学术研究所用,而《四库全书》的真本则藏在专门设计的地下室内。

分页:[1] [2] [3] [4] [5] [6]

编辑:毛怡群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陵源,位于中..
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在中国源自十六国时期,延续至明清,长达一千数百年之..
岱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最..
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保工作..
 ·石材研磨刷如何炮制“仿古石..
 ·鉴赏掌中珍玩鼻烟壶 材质是基..
 ·小作坊到大产业 江门传统家具..
 ·粤东人买房“风水否决制” 风..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可以以假..
 ·收藏古玩别钻牛角尖 切勿轻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