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正文
文溯阁
来源:百度百科  日期:2010-4-28

    沈阳故宫院内的文溯阁之所以名扬四海,不仅仅因为它的建筑别具一格,而且因为它是闻名于世的《四库全书》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宫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图书馆。说起来,还有一段来历呢。 

    清兵入主中原后,汉族反满情绪十分强烈。清朝最初是以武力进行镇压,但也深知民族意识是很难以高压手段消除的,于是便仿效前代“明主”文治之举,企图删削典籍,愚弄百姓,尤其是文人的思想。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乾隆帝设立了“四库文书馆”,下沼征求天下书籍。“全书”即丛书的意思。经十余年后终于编纂成书,共计十六万八干余册,分经、史、文、集四部,所以称之为《四库全书》。这是继明朝《永乐大典》之后的另一部巨型丛书,堪称世界丛书之最。丛书编成之后,乾隆皇帝决定修建一处楼阁专门珍藏《四库全书》。此阁建成后便取名为“文溯阁”,取“溯涧求本”之意,以示自己身处盛世仍不忘祖先开基创业之艰难,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文溯阁的建筑颇为奇特。它是在故宫的西路增建的。故宫西路的宫殿百余间,主要布局却是分为两区,由南至北前部是嘉荫堂、戏台,后面是文溯阁。文溯阁是个二层三楼的建筑,它的色彩与其它宫殿截然不同。一般宫殿殿顶都采用黄琉璃瓦绿剪边及五彩饰件,而文溯阁用的则是黑色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它之所以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另外,据说以“五行八卦”之说,“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黑是代表水的。而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所建的楼阁,书忌火,以黑瓦为顶,寓含着“以水克火”之意。而窗柱等不饰红金等暖色也有这一层“取吉避灾”的用意。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纵观整个西路格局,院落层次清晰,套院相接而不乱,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的确是读书作画的理想“仙界”。乾隆皇帝对《四库全书》视如珍宝,每次东巡时都要亲自查阅翻检,体味读书之乐。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七十三岁高龄的乾隆第四次来到盛京,看这里新建的宫殿和文溯阁中盈架而陈的《四库全书》后不胜感慨,挥毫命笔,写下了一首长诗:“老方四库集全书,竟得功臣莫幸如。京国略钦渊已汇,陪都今次溯其初。源宁外此园近矣,津以问之庄继者。搜秘探奇力资众,折衷取要意廑予。唐函宋苑实应逊,荀勒刘歆名亦虚。东壁五星斯聚朗,西都七略彼空储。以云过洞在滋尔,敢日络民合是钦。敬免天聪文馆辟,必先敢懈有开余。这首诗的墨迹至今仍高悬于文溯阁中。乾隆帝同时又御笔亲题了两部楹联。北侧的一幅是:“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探大本,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中有横额“圣海沿回”。南侧的一幅是:“古鉴今以垂模敦化川流区脉络,本绍闻为典学心传道法验权舆。” 

    九州台文溯阁:

    1966年10月,基于战备的需要,为确保《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总计3474种、36315册的文溯阁《四库全书》以及5020册清雍正年间所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经过长途跋涉,被秘密运至兰州,拨交甘肃省保存在距兰州市75公里的山中。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与万里长城、大运河一起,被誉为古代中国的三大工程。文溯阁《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的《四库全书》三部半中的一部,这部书原保存在沈阳,1966年10月为了备战运到甘肃保管,至今已近40年了。 

    为了更好的珍存这部反映中华民族文明的伟大成就,甘肃省委省政府拨专款修建的新藏书楼,1999年5月,甘肃省政府作出了在省城兰州立项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库的决定,在兰州黄河岸畔北山九州台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2002年1月,藏书楼奠基仪式已经在兰州隆重举行。2003年4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5年7月8日,新建成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正式开馆。这个坐落于兰州北山九州台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3.126公顷,总建筑面积5757平方米,历时两年多建成。 

    文溯阁:沈阳的旷世风华

    初国卿在沈阳住了二十余年,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街巷和胜迹景观,惟一让我萦绕心怀还略含悲情的地方就是文溯阁。那个故宫深处灰墙绿瓦的建筑我已记不清去了多少次,前些天,全国政协主办的《纵横》杂志为了配合政协委员关于文溯阁《四库全书》回归沈阳的提案,约我写一篇关于文溯阁的文章,我再一次来到文溯阁。阁中依然地清空寂寞,望着文溯阁苍凉的楼影,我都有一种世事变幻、物去楼空的怅然。对文溯阁,我既有着一种忘不了的情怀,又有一种空疏的剥离感。我想起了1996年的秋天,那是在文溯阁《四库全书》离开沈阳、离开文溯阁30周年之际,沈阳电视台筹拍了一部《文溯阁与〈四库全书〉》专题片,我是这部片子的撰稿人,从而有了充分的理由亲近文溯阁,叩访文溯阁的沧桑,同时又远赴兰州,去探望在黄河岸边那因为书阁分离空怀一腔愁绪的《四库全书》。 

分页:[1] [2] [3] [4] [5] [6]

编辑:毛怡群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陵源,位于中..
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在中国源自十六国时期,延续至明清,长达一千数百年之..
岱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最..
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保工作..
 ·石材研磨刷如何炮制“仿古石..
 ·鉴赏掌中珍玩鼻烟壶 材质是基..
 ·小作坊到大产业 江门传统家具..
 ·粤东人买房“风水否决制” 风..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可以以假..
 ·收藏古玩别钻牛角尖 切勿轻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