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房
分列于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中院、第三院都有。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现存太极殿东侧3间,悬山顶,土木结构。1989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5间,出廊式悬山顶砖木结构。
朝房是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按古代惯例,文武官员上朝前先在朝房做准备活动,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后静待金銮殿的上朝钟声。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东朝房。伏羲庙的朝房平时闲置,举行祭典时用以接待官员或相关人员,成为小憩用茶的场所。在清代一些潜心科举考试的士子,借住朝房,彻夜苦读。
伏羲庙
钟楼—鼓楼
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这是仿宫殿式建筑的又一例,按古代惯例,文官上朝走西边甬道击鼓而进,开官走东边甬道击钟而进。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小巧玲珑,原来都来是封闭式的,只一面为门,现柱间的雕花窗棂已全部拆去,与亭无二云致。
钟楼在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骓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现存的钟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的。
鼓楼依旧,而鼓早已不知去向。
推荐阅读:
南京:西善桥惊现建在古墓上的明代墓
成都发现商周至唐代聚落遗址
以色列发现40万年前智人牙齿
湖北淅河镇发现西周早期青铜文物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