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宫三内苑
来源:《园林》杂志 作者:徐锋 刘庭风 日期:2010-1-22
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东部,建成于乾隆三十一年至四十一年(1771~1780年),是乾隆皇帝退位当太上皇时的居所。园林成五进院落,轴线递进,左右对称,但对称不如御花园严格,除了中轴线建筑对称外,轴线东西的建筑较为自由。
前院以古华轩为主屋,东西环以假山石,东山有承露台,东南建抑斋,西面有流杯渠,乾隆与众大臣在亭中行禊事。二进院落中轴线对称严格,西面遂初堂,表明乾隆功成退隐完成多年梦想。三进院落满院堆山,山东建三友轩,环植岁寒三友,山西建延趣楼,山顶建耸秀亭,山北为萃赏楼。四进院落和五进院落合为一体,中间以符望阁分院成南北两部分。南院堆山,山上建圆亭,名碧螺,高耸于云间。北院平庭,被廊分成东西二部,东部平淡,西部又被一墙围成一院,成为院中有院,院内堆石建屋,名竹香馆。院北一纵建筑为倦勤斋。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表明他文治武功全面。既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造园家。宁寿宫取名自《尚书.洪范》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禊赏亭源于古制三月三祓禊活动和后来的文人禊事斗文活动。乾隆做了60年皇帝之后,感到勤政之累,于是就有了倦勤斋。为了践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素志”,建遂初堂,写《遂初堂诗》表明心迹。园中的矩亭取名自《论语.为政》之“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抑斋源于《书.无逸》的“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和《诗.小雅》的“其未醉止,威仪抑抑”,以及《诗.大雅》的“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