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寺观建筑 >> 正文
塔林咫尺息妄念
来源:大河报  作者:盛夏  日期:2009-9-1

   洪谷山有三处塔林,最重要最完整的一处在洪谷寺旧址北坡上,2000年被公布为省保。塔林北部和下部原为山土淤埋,2004年由省文物局拨款,进行了清理和维修,使塔群得以再现昔日风采。

    这座塔林最西侧,有一座金代宝公石塔,1173年建。通体残高2.34米,束腰处刻六奔兽、卷角绵羊、鹿、狮等动物形象,向上为六角束腰须弥座。最上一层为圆形仰莲座,仰莲座上承球形塔身,右面刻“第一代宝和尚之塔”。

    “第一代宝和尚”是谁?根据金代诗人、书法家王庭筠的记载,宝和尚即高僧法宝(1114~1173年),他是曹洞宗大师。宝公俗姓武,磁州人(今河北磁县),聪明超绝,胸怀不凡,曾于磁州造仰山寺,寺成后,朝廷赐“大明禅”额,殿宇华丽,雄压诸方,柱上作金龙蟠之,忽有诗题在柱上出现:“人道斑鸠拙,我道斑鸠巧,一根两根柴,便是家缘了。”宝公领悟,即向西山结庐以居。1171年游洪谷寺,寺僧法温请宝公住持此寺。在他的经营下,该寺“钟鼓清新,林泉改色,始为天下闻寺”。至1173年十月,他圆寂于洪谷寺。

    宝公塔东,就是大名鼎鼎的公石塔,塔高3.04米,一部为二层束腰须弥座,座上承鼓形塔身,南面刻“开山第一代  和尚之塔”。

    公塔东南是元代广公石塔,这是  公的后任住持广公的墓塔。石塔残高2.31米,下有六角形基座,上有圆形仰莲座,束腰上有虎、羊、牡丹等乳突状雕刻。

    广公(1206~1273年),河北保定人,俗姓李氏。少时孤穷,由祖父母抚养。曾经避兵河南,后北渡邢台,在今河北永年县、磁县等处寺院学习经文,又拜名师学法,言谈之间,他能破除妄念,觉悟佛理,数年成庵主,1242年八月,公长老等多人共同呈文请他住持洪谷寺。他在此住持的30余年中,其入室弟子(学到精微奥妙者)有6人,升堂者(学到正境者)有33人,受戒者300余人。他在1273年五月圆寂,其门人在洪谷寺和合涧(林州市合涧镇)三阳孝思寺两处都建了墓塔。

    这三座塔的主人,都是洪谷寺住持。

    广公石塔西北侧是严秀峰石塔,这是明代一处墓塔。塔主人身份不详。残高2.02米,下为方形基石,上承束腰须弥座,有两层。

    广公石塔东北侧,还有一处元代敏庵慧公石塔,塔上铭文剥蚀得厉害,敏庵慧公身份不详。

    这片小小塔林中,除了有题记记载的石塔外,还有多处建筑构件,零落散处。完整石塔加上构件拼合,这处塔林是按七座石塔统计的。

    另两处塔林已无完整的有铭文石塔,几乎都是构件,勉强能拼合为七座。虽然都是构件,塔身、基座、束腰、塔刹等部位雕刻非常精美,是研究金、元、明古建和佛教石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分页:[1] [2] [3] [4]

编辑:红豆树
江苏古桥兼收南北 跨越历史长河的文化纽带 宝带桥 垂虹桥 常州牛塘..
园中有园步移景异协调自然错落有致 改造工程收尾即将免费开放市民将享受高品..
北京古粮仓南新仓的缩微模型 北京的古建筑数不胜数,大部分都有上百年的..
 我国最古老的皇家僧尼寺院 永泰寺,原名明炼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北,始建..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密檐式砖塔嵩岳寺塔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的嵩岳寺..
 南岳庙位于登封大金店中街村。据传说:全国五岳,金兵已占有四岳,唯有南..
 ·唐玄宗泰陵首次科学考古发掘..
 ·广州市落实政协提案筹建考古..
 ·江西首家古匾博物馆对外免费..
 ·西藏布达拉宫珍宝馆开馆 稀世..
 ·中国文字博物馆年底开馆 安阳..
 ·周口店考古有重大发现
 ·山西稷山县发现清代玉皇庙
 ·张凤翼故居维修方案获设计奖..
 ·西班牙发现距今1.4万年最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