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正文
白塔寺讲述老北京的故事
来源:老北京网  日期:2009-7-10

    面阔五间,灰筒瓦顶庑殿顶,原供奉“过去七佛”现供奉移自护国寺的整樘楠木佛像,殿后供奉明代鎏金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坐像;两侧供奉明代18尊鎏金护法神像。

七佛宝殿释迦牟尼佛

三世佛殿(四殿)

    面阔三间,灰筒瓦调大脊歇山顶。正面供奉三世佛像,上悬乾隆御赐御笔“具六神通”匾,东面佛龛内供奉元代“金刚萨埵”,西面佛龛内供奉明代“无量寿佛”,东西两壁悬挂8幅清代唐卡。此陈设为乾隆时设置,并一直保留至今。

三世佛殿(四殿)内景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始称“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成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为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此塔既为供奉释迦牟尼舍利而建,又作为政权与神权的象征而“坐镇都邑”。

    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气势雄伟,古朴壮丽。塔体为砖石结构,占地810平方米,通高50.9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座为三层须弥座式,座上部雕有24个突起的莲瓣围成的莲座,托起塔身;塔身为覆钵体,直径18.4米,有7条铁箍紧紧束绕;塔刹座呈须弥座式,上竖圆锥体十三天(又称相轮),承直径9.7米的铜制华盖,华盖的周沿垂挂着36片带有佛像、佛字的华蔓,下面各系一个风铎;刹顶为铜质鎏金空心小型佛塔,高约5米,重约4吨,与十三天成为一个整体。

    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元代藏式佛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也是中尼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1961年3月4日我国国务院公布“妙应寺白塔”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院转塔说明

    “转塔”是佛教仪轨之一。据载,农历六月初四是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白塔落成纪念日。届时,僧俗众人要在白塔寺举行盛大的转塔活动,沿拜道由西向东顺时针绕塔经行,转塔者可积功德,消灾病,顺佛法,祥瑞平安,功德无量。

    阿尼哥与白塔寺

    阿尼哥(1244—1306)

    尼泊尔人,伟大的工艺家。中尼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妙应寺白塔是其最辉煌的艺术杰作。他不仅创作出题材广泛、艺术精湛、风格迥异的宗教作品,而且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入仕元朝45年,叠受统治者的崇高礼遇,封其为“凉国敏慧公”,被尼泊尔人民尊称为“民族英雄”。

这是1972年尼泊尔政府发行的一枚纪念阿尼哥的邮票

关于阿尼哥的记载(《元史·阿尼哥传》)。

分页:[1] [2]

编辑:红豆树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
   金塔寺座落在马蹄寺东南面。从马蹄寺出发,沿金马公路东南行约20余..
  耸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砖砌的高墩上,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
 ·即墨考古发现:6000年前男子..
 ·南大学生设计实现斗拱模型在..
 ·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塔疑似大..
 ·明代龙泉窑考古成果展在浙博..
 ·夜郎考古增添新“佐证”
 ·七百岁胶莱运河申世遗 普查发..
 ·余杭博物馆发现鸟纹玉璧
 ·杭州玉皇山南将有千余拆迁户..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