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东侧的老邮局和大清门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3000余年的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古城又揭开了北京作为城市发展历史的序幕。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蓟、燕、前燕、大燕、辽、金、元,这些方国或政权都在这里建城立都。以后的明、清两朝的都城都立于此。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留存的大量古代建筑,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书写着这个城市的历史。
现存的明清北京城7.8公里的中轴线以及所组成的城市对称格局,金碧辉煌的宫殿群以及围绕着它所形成的不同的建筑结构、建筑色调,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景观。“尊卑有序”、“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这些建筑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安门东侧的老邮局和大清门
演讲者小传
谭烈飞,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副巡视员兼研究室主任,编审,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社科“十一五”规划历史学科专家组成员。
■演讲者:谭烈飞
■演讲时间:2009年10月
■演讲地点:周末社区讲堂
■演讲话题:古代北京城市的独特魅力
■主办单位:北京市社科联
■专家讲述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与规划遵循的理念
■北京的城市对称格局宫殿群以及围绕着它所形成的不同的建筑结构、建筑色调,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景观
■“尊卑有序”、“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这些建筑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布局的基础
水利建设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协调 古代城市的出现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的。从北京城市的起源来看,最原始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原始城址的选定,依赖于自然环境与人的相处程度,地形的因素、地表水的因素,这些是不是适合人的聚落生存。
北京处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三者交会之地,东南距渤海约150公里。古人形容它,“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春明梦余录》)古代是联系中原地区与西北、东北地区,以及中原农耕区与北方游牧区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除了体现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基础上之外,还体现在多民族人口在这里集结,形成与自然和谐的特殊关系。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多民族共同休养生息密不可分使其地位不断提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过程中,逐步加大利用自然的能力,创造了更高层次的和谐关系,如:三国时期镇北将军刘靖、樊晨驻守蓟城兴建渠道导水入高粱河灌溉农田万顷。隋朝时期,尽管隋炀帝的主旨不是为民造福,但是客观上,开永济渠,使京杭大运河直抵蓟城,成为城市地位提高的重要地理因素。尽管,辽为契丹人所建,金为女真人所建,元为蒙古人所建,清始创于满族人之手,北京地区战事时有发生,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华大家庭多民族的融化、融合在这里得到了加速发展。
其实,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古代城市追求的目标。古代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协调。北京历史上对城市的水域、河流进行了无数次的治理,金代将莲花池水引入金都城内,建成了优美的同乐园。元大都在规划中,以今北海为中心建大都城,将积水潭圈入大都城内,对这一地区的水道系统、湖泊进行了通盘考虑,通常说的五处海子得以恰当利用,对城内调节空气、居住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金、元、明、清都曾引永定河水、玉泉山水以及西山一代的泉水入城,除供应宫廷外,还用来完善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使古代的北京城,水量丰沛,环境宜人,旧的典籍中记载有:城西北玉泉山、万泉庄等地“平地淙淙出乳穴者,不可胜数”。“(南苑一带),七十二泉长不竭,御沟春暖自涓涓”。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