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是帕觉拉康家族的简称,在旧西藏贵族中,是仅次于历世达赖喇嘛的“亚谿”家族的五大“第本”家族之一。帕拉家族大300多年的兴衰史中,先后有五人出任西藏地方政 府的要职噶伦,扮演了较为重要的政治角色。 噶伦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官员,官阶三品,通常由三俗一憎构成。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帕拉·土登旺丹担任达赖喇嘛的卓尼钦莫,即达赖喇嘛的副官长,权倾一时。1959年后随达赖喇嘛逃亡印度,并长期担任其流亡政府的高级官员。在经济上帕拉家族拥有大量的庄园和农奴,采取典型的封建农奴制剥削方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最为难得的是,在剧烈的时代变迁中,帕拉庄园历经桑沧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现已作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成为西藏农奴制的真实见证。
旧西藏贵族领主的庄园,既是领主和代理人的生活场所,也是管理农奴和所有谿卡的权力中心,作为该家族的“脸面”,当然也是家族兴衰的最直接体现,因而贵族家庭无不倾其全力,尽可能使其雄伟高大。继承西藏历史上土酋割据的传统,也是渲染家族的富豪和威严,大贵族的主谿卡大多选择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出产相对丰富的地方,而且多为城堡式建筑群,其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从一个特定方面,反映了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特征。
17世纪40年代,帕拉先祖从不丹投靠了西藏地方政府,最早被赐封在江孜县重孜乡一带的萨鲁庄园,这里就成为帕拉家族的第一个“麦谿”(主庄园)。由于当时帕拉家族刚立足西藏,因此其建筑还不是大出色。经过100多年的实力积聚,在18世纪80年代帕拉家族出了第一个噶伦,于是这位能人丹增朗杰就将自己的主谿卡从萨鲁庄园迁到江孜城东的江嘎庄园,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岗居苏康。据藏历阳火龙年(公元1796年)噶厦政府所作的房产记录,岗居苏康不仅院落宽敞,而且坚固实用,建有马厩、炒房、回廊、卧室、大厅、经堂、阳台、厕所、仓库、厨房等数十间建筑设施。1791年爆发了反对廓尔喀人侵略的战争,为安顿驻扎在江孜的军队和过往官员,噶厦政府征用了帕拉的岗居苏康。经江孜政府官员反复核算,岗居苏康值1300两藏银,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以至帕拉庄园因此换得了管理两个大庄园,外带几个小庄园的权利。在这以后,帕拉庄园的“麦谿”就一直在江嘎庄园。1904年荣赫鹏率领英国侵略军,在江孜受到西藏军民的沉重打击,他本人也险些失了性命,5月24日英国援兵到了以后,于26日重点攻击由600民兵守卫的江嘎村,以突破藏军的包围。残暴的英军在先进武器的掩护下,用炸药和汽油将当时只有6户人家居住的江嘎村变为一片火海。藏军在杀死英军加斯丁及其他两名大尉和大批英军后,因伤亡过重退出江嘎村。岗居苏康及帕拉江嘎庄园的所有房屋都毁于战火。
在这以后,帕拉家族走向衰弱,平措朗杰至死官仅至宗本(相当于县长),家族庄园也基本委托谿堆(庄园在管家)管理。本世纪30年代,平措朗杰的二儿子扎西旺久,眼看家道式微,只好从林朴寺还俗回家经营家业。回来后,他一是不满意父兄安排的兄弟共妻婚姻,二是家族产业主要在后藏,因而大约在1936年从拉萨回到江孜,于藏历火牛年(1937年)将主谿卡从江嘎迁到班觉伦布村,当时仅有几间平房。扎西旺久一经营庄园,就恶狠狠地宣布:“庄园那么穷而差巴那么富,这里面必有文章!”他亲自管理经营后藏的各谿卡,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加上其兄土登旺丹和其弟多吉旺久在官场上步步走红,帕拉庄园势力又呈蒸蒸日上之势。扎西旺久从40年代中期开始兴修庄园,又用了十来年的时间,从西向东逐渐修建,直到1955年才最终建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帕拉庄园的规模。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