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又称西藏佛教、喇嘛教)是我国佛教中重要的一系,是佛教在西藏的地方形式。13世纪初开始传入内地,为元朝皇室所崇信。今天仍矗立在西城区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内的“色白如银”、“壮观王城”的巨型藏式佛塔,就是历史的见证。明清两朝亦奉行扶植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明宫内英华殿等处供有“西番佛菩萨像”,并设番经厂学习念诵西方梵文经咒。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1294458645.jpg)
梵华楼一层明间内景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1294537731.jpg)
梵华楼外景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1294545812.jpg)
雨花阁外景
兴黄安蒙因俗而治
清皇室早在入关前就与藏传佛教多有接触。入关后,“兴黄安蒙”(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为明清时蒙藏民众所崇信),因俗而治,更成为清王朝贯彻始终的基本国策,也成为清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满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在宫内只有坤宁宫一处祭祀场所,而喇嘛教佛堂却遍布宫禁,多达40余处的原因。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