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唐二陵
日期:2008-7-17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0807/20087171445632.jpg) 在江宁区东善乡祖堂山南麓的“太子墩”,距中华门23公里。为南唐烈祖李昇与皇后宋氏合葬的钦陵和中主李璟与皇后钟氏合葬的顺陵。钦陵偏西9°,顺陵偏东5°,两陵相距50米,均从北朝南。陵除起坟外,地面已无建筑遗存。
钦陵规模较大,陵墓上部为一圆形土墩,高约5米,直径30米。墓门外有石灰粉饰的八字砖墙,中为拱形墓门,表面涂朱。墓室分前、中、后3个主室,都仿地面木结构房屋式样,在壁面上砌出柱、梁、斗拱等,平面呈长方形。前、中两室为砖结构穹窿顶,东西各有砖砌侧室1间;后室墓穴为石结构叠涩顶,东西各有石砌侧室3间,主、侧室3进13间,互有券门贯通。墓室全长21.48米、宽10.45米。前室南北长4.50米、东西宽3.85米、高4.30米,四壁正中各辟券门1;室的四角和券门两侧分别隐出八角形、方形倚柱1根,柱上施以一斗三升式斗拱,拱承托柱顶枋。所有倚柱、斗拱、立枋等均饰以莲花、牡丹和卷草等图案,采用晕染法绘制。室顶为四壁之上四方合拱而成。地面用砖横列平铺而成。中室长4.56米、宽4.45米。北壁门楣上有双龙戏珠浮雕,门两侧浮雕守门两武士。建筑形制与前室相似。中、后室之间有长1.90米、宽3米、高2.30米的甬道。后室规模最大,宽5.90米、长6.03米、高4.74米。正门为巨大青石板制成的方形石门。室顶彩绘日月星辰,青石板铺砌的地面刻有江河图案,所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象征帝王所统治的天地。室正中为青石棺床,棺座两侧有6条飞龙棺床平面浅刻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边饰。10间侧室均设有陈放随葬品的砖石台。
顺陵的形制与钦陵相似,但规摸较小,后室两侧较钦陵各少一间侧室,主、侧室共三进11间,皆用砖砌,无石刻浮雕等装饰。墓室长21.9米、宽10.12米。
二陵曾被盗掘。1950年至1951年,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会同江宁县有关单位进行发掘,出土有陶俑、陶兽、陶禽以及铜铁、漆、木器和玉哀册等文物640余件。二陵的发现,对于研究唐宋之际的建筑、绘画、雕刻、陶瓷、服饰以及帝王陵寝制度等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二陵为解放后在江南地区最早发掘的帝王陵墓。为加强其保护,1956年,在李昇墓后室砌钢筋混凝土梁架,1962年,在二陵内加修下水道排水设备。1981年至1983年,先后建成围墙、双阙、华表式镇墓兽、青石小桥桃以及碑亭、陈列室、接待室等仿唐建筑。1984年成立南唐二陵文物保管所,举办南唐二陵出土文物陈列,展出文物及有关资料50多件。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芨芨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