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陶折肩壶(新石器)
日期:2008-6-24
 新石器时代红陶折肩壶
规格:口径4.6厘米高l7.6厘米
质朴与简洁之美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出土。细长的颈与宽宽的肩,单一的红色与极素的装饰,使这件陶壶成为裴李岗文化陶壶中的标准型器物。其长颈的简洁弧线与内收的腹部上下呼应,强调了肩部折线的硬朗,肩上部两个用以穿绳提携的弧形小耳的出现,又使上下的对称出现变化,避免了外轮廓的单调和生硬。而在立面上看起来很硬朗的折线在平面上则是一个饱满的圆,与两耳的配置异曲同工。因此,此壶以极少的构件与单一的色泽,既造就了稚拙的古韵,又蕴含了坚韧的雄风。
裴李岗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较早遗存,裴李岗文化自七十年代首先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村发现以来,便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分布于河南一带的这种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的早期文化,居然还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在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种植稻、龟骨上的契刻符号等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内容,使学术界不得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水平作出重新的评估。
编辑:芨芨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