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私家园林建筑 >> 正文
私密到开放:民国园林的嬗变
来源:古建中国  日期:2017-9-30
    南京位居江南,襟江带河,山环水绕,具备得天独厚的园林条件。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说中的美丽园林大多只属于私人,直到民国时期,南京才出现了可以让普通百姓与达官贵人平等地享有山水美景的城市公园。南京出版社“品读南京”丛书近期即将出版的《南京历代名园》一书中介绍了这一演变过程,这里先睹为快。

    清末,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与清朝政权对峙,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南京城迭遭损毁,历朝古迹受损无数,私家园林也难逃厄运。咸丰之前的私家园林几乎都毁于一旦,即使有幸免于难的,也基本上再无人精心打理,很快也就彻底荒废了。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清朝灭亡。

    清末民初,欧美国家的文化习俗逐渐流传到中国,其中就包括了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公共性等特点,这与传统园林的封闭性、私有性等特点迥异,让中国人感受到不一般的新奇。

    西式公园中多种植花草、规划道路建筑,环境整洁优美,很快就被视作高雅场所,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越来越多的公园。

    南京的城市公园始自清末南洋劝业会时期的绿筠花圃。进入民国之后,园林公园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南京的私家园林几乎走向衰败的同时,若干的名胜古迹开始逐步被改造成了城市公园。

    南京的近代城市公园主要可以分为几大类型。

    第一种是拨地新建,比如清末的绿筠花圃。绿筠花圃是第一个被冠以公园之名的近代园林,它是端方等人营建的南洋劝业会会场的一部分,其实整个南洋劝业会会场,既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又在建筑之间穿插种植花草,刻意营建,本身就可以被视作一个大公园,当时去参观的很多人也都是把它看作公园的。

    而南京出现的第一个西式城市公园——秀山公园,则是为了纪念江苏督军李纯而购地营建的。

    第二种是利用古迹改造,比如明代建造的用于报时、祭天、纳妃、接诏等用途的鼓楼,在民国时期被改造成了对民众开放的鼓楼公园。

    第三种是改造私家园林,比如愚园(胡家花园),只是因为南京市政府经费有限,这种私家园林又牵涉该家族众多成员,在收购价格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所以即便有规划方案,也难以落到实践。

    第四种是利用自然山水改建,比如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等。

    玄武湖的存在远早于南京城,但是直到六朝时期,吴王孙权将引后湖(即玄武湖)水入宫苑,才使玄武湖与人类社会发生直接联系。明朝,玄武湖中建立了黄册库,成为禁地,被人为隔绝开来。清朝,玄武湖中有了越来越多人居住,以湖为生。而南洋劝业会期间建造的丰润门(今玄武门)改变了人们只能绕道太平门前往玄武湖的境况,大大方便了人们从城中前往湖畔游玩。再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掀起首都建设的热潮,为了与国际大都市比肩,首都规划中借鉴了很多当时最流行的城市规划理念,其中就有公园建设的内容。玄武湖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它成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公园,南京市政府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水域优势,再对湖中小洲陆地稍加整理,便使玄武湖成为人们划船、赏花、品茶的休闲胜地。

    近代公园与传统园林有若干区别,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传统园林多属于私人行为,即便是皇家园林也是皇家意志的体现,并没有统一的规划。

    而近代公园属于公共文化事务,是由市政当局根据城市发展而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公园的选址、营建、运营管理,都由官方主导。所以公园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休闲娱乐场所,也会被政府打造成宣传政治理念、进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教育空间,前者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中山陵园,后者在玄武湖公园和第一公园中也都有明确体现。

    另外,相对于传统园林的私密性,公园向所有人开放,这种公开、平等的精神恰是近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从这个角度出发,公园其实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编辑:珊瑚树
 ·三大艺术主题活动落户凤凰古..
 ·中外学者共探敦煌艺术传承创..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诸暨..
 ·莫奈圆形《睡莲》首次来华展..
 ·“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上..
 ·热贡唐卡研究成果展亮相恭王..
 ·千年瓷都德化晋京展出百态观..
 ·保护文化遗产让城市更具文化..
 ·杭州市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