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大考古发掘九月份启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柯中华 伍文珺 日期:2017-9-1
记者近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9月,江西三大考古发掘项目将有新进展,涉及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夫人墓考古发掘、南城洪门水库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及龙虎山大上清宫考古发掘项目。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夫人墓考古发掘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批复,发掘工作将于9月正式启动。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有利于对墓中还未遭受破坏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汉代列侯及其夫人墓的葬制特点,整个发掘工作至少需要两年。
2016年11月,因开闸放水,水位下降,抚州南城洪门水库现佛头引发广泛关注。2017年1月,国家文物局派遣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石佛造像等水下文化遗存开展抢救性调查工作,并随后批复了洪门水库2017年水下考古方案。经水下初步测量,出水佛像整体高约3.81米(含佛光和底座部分),属于大型佛像,其中佛头高约0.7米,厚约0.65米。考古人员在这尊摩崖石刻佛造像南侧还发现了摩崖石幡,从南往北依次刻有“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海众菩萨”,石幡上方有一块有30余字的摩崖石刻。专家初步推测,其或为明代佛像,附近或曾建有庙宇。此次考古发掘重点将放在调查周边的庙宇遗迹,以及水下可能存在的硝石古镇遗迹。
“道教祖庭”龙虎山大上清宫考古发掘项目2014年8月启动,目前发掘4500平方米。该遗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上清镇东部,占地30余万平方米,专家证实其为大上清宫明代遗存。龙虎山大上清宫始建于北宋,历经元、明、清各朝维修扩建,至清代发展成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是中国南方地区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遗址。此前,考古专家已将遗址中轴以东的遗迹揭露出来,包括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等,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碎片及各类建筑构件。下一步,考古专家将调查遗址周边的道教文化遗存,并对遗址上的早期堆积进行发掘。
编辑:珊瑚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