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寺观建筑 >> 正文
媲美敦煌的国宝——法海寺壁画
来源:新浪收藏  日期:2017-3-24
    《法海寺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经典丛书”之《法海寺壁画》,书中所列壁画以丰富多变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完美地勾画出来,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以流畅的线条,把丰富多彩各式各类的人物,刻画得富于个性,栩栩如生。整个壁画为突出宗教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中心,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临本则十分恰当。法海寺壁画始建于明正统四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完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曾进行过重修。修建者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御用监太监李童,英宗亲赐“法海禅寺”匾额。

    当时的寺院包括大雄宝殿、伽蓝、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楼、鼓楼等,现只存大雄宝殿一处。大雄宝殿内壁画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殿前部,共六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祥云,中间为佛国人物,下部为牡丹、莲花等各种花卉,面积60.72平方米;

    一部分在三世佛像龛背面,分三组,一组为水月观音,韦驮、善财童子、金毛吼、鹦鹉分列四隅,间以清泉、绿竹、牡丹为衬,一组为文殊菩萨,旁立青狮、驯狮人、信士,一组为普贤菩萨,有六牙白象、驯象人、信士相伴,水月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居于左右,画面三等分,面积60.75平方米;

    一部分在大雄宝殿北壁(后壁)东西两侧面上,即法海寺主体壁画“帝释梵天图”,“帝释梵天图”东侧由西向东包括大梵天与持珊瑚瓶、撑幡、捧盘三天女、持国天、增长天、大自在天及天女、功德天及天女、咒师、日天、摩利支天、地天及天女、水天、密迹金刚;西侧由东向西包括帝释天及持花钵、捧盘、撑幡三天女、多闻天、广目天、菩提树神及天女、辩才天、月天、诃利帝母及毕哩孕迦、风天、焰摩天、密迹金刚,面积44.8平方米。

    进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扇面墙上的三铺祥云,原本它是大殿内三世佛塑像的背景。十年浩劫中,佛像被毁。祥云图构图完整,宏伟非凡。层层云际间,仿若邀临仙境,虚空梦幻。

    佛坛背屏的三大力士图位于佛龛墙背后,每铺高4.5米,宽4.5米。水月观音居中,西侧为文殊菩萨,东侧为普贤菩萨。人物刻画写实且细腻,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水月观音是三十三观音之一,面目端庄,大慈大悲。此处壁画中的观音曲右腿,盘左膝,右肘膝托,左掌下抵,半跏坐于礁岩之上。面如满月,超然脱俗,尤其是“漫腰束饰裙,赤了一双脚”,使人更感觉其慈悲可亲。

    文殊菩萨位于水月观音图的西侧。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吉祥,是众菩萨之首,专司“智慧”。此菩萨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能斩断一切无明烦恼,有时手持如意,似表吉祥如意,坐骑青狮,以表智慧之威猛。

    普贤菩萨图位于水月观音图的东侧。普贤梵文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之意,专司“理德”。普贤的特征是头戴五佛宝冠,乘骑六牙白象,右手持莲花,莲花上置一宝卷。

    普贤的坐骑六牙白象,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真实动物,而是一种象征,表示到达彼岸的六种方法。壁画中的白象,蜷曲蹲坐的姿态很有感染力。再细看白象眼睛是泪汪汪的,强化了它的行善柔顺。“佛性泪眼”,突出了普贤的“大慈”形象,如果没有这般超凡入圣的绘画技巧,难得有此共鸣。

    帝释梵天图位于大殿内后墙壁两侧,内容主要是以帝释梵天为首的二十诸天礼佛护法的行进队伍。绘二十诸天及侍从共36个人物。天神鬼众浩浩荡荡,敬佛护法,各显其能。气势森严,排列有序,三五不一,相互呼应,纷至沓来,令观者目不暇接。

    其实,佛教壁画中的此类内容在南朝梁代(400-450年)就已出现,到唐、五代广为流行。诸天不仅是护法神,也被视作方便导化众生的佛的化身。法海寺壁画基本上是按唐代的内容画出来的,其精髓一脉相承。

    大雄宝殿的大门在身后合拢,门口的两株千年古树挺拔,枝干直指苍穹,在夕阳的掩映下,散发出历史的七彩光晕。檐角的风铃微微摇摆,我仿佛听到一众画师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离开大殿的轻快脚步声。他们不会在意,自己的名字被刻在了法海寺门前的《楞严经幢》上,被一位敬仰他们的异乡人轻轻诵读。
编辑:郁金香
 ·中美研究人员合作考古发现新..
 ·江西:海昏侯墓孔子衣镜考古..
 ·山西:侯马发现宋金时期精品..
 ·河南:发掘4000多年前陶质排..
 ·湖南:零陵发现保存完好的明..
 ·台媒:日本考古界认为三万前..
 ·南京:明故宫遗址考古 地下曾..
 ·纳尔逊·曼德拉湾市大学人类..
 ·甘肃:早期秦文化研究扩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