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全国文物专家集聚四川大英 商议如何更好保护卓筒井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修兵  日期:2017-10-27
    日前,以卓筒井的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等为议题,由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卓筒井文明与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在四川省大英县举行,来自全国文物界的70余名专家参加研讨会,共同深入探讨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卓筒井的保护利用工作。

    蜀地先民探索地下资源的实证

    卓筒井是继大口浅井取卤技术之后,蜀地先民发明的一种更为先进的取卤技术,发明时间约在隋唐时期,比西方钻井技术早800多年。大口浅井取卤技术因卓筒井的出现而逐渐消亡,到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卓筒井取卤技术在蜀地广泛使用,成为当时大规模制盐不可替代的一项古代民间生产技术。

    卓筒井一般深约130米,井口直径10厘米至13厘米,占地两平方米左右。过去,井址的选择基本靠有经验的老盐工根据山势和岩层的具体情况决定,选准之后便可以打井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会长刘伯英告诉记者,工匠在井口采用简单机械装置,在重力作用下用铁制钻头(即圜刃)冲击井底,把岩石破碎。井盐开采技术也由此从大口径浅井发展为小口径深井,同时还包括周密的凿井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固井技术和治井技术。凿井技术包括了定井位、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柱、扇泥、凿小眼;固井技术采用石圈和木竹固井,然后用油灰把木竹和岩石紧密结合在一起,隔绝淡水;治井技术则包括补腔、纠正井斜、打捞、修治木柱和淘井等工艺,避免盐井在钻凿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

    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蒋铭表示,要保持一口井不出故障持续产卤很不容易,这也是卓筒井在后世不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卤水提取上来后,再经过汲卤、晒卤、滤卤、煎盐等程序,就制造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盐。

    卓筒井现分布于四川省大英县卓筒井镇关昌村、青木村、快活岭村等9个村落,现有9灶200余口老井,占地约14平方公里。

    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2006年6月,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3月,卓筒井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公布为国保单位后,我们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了卓筒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体保护规划的申报和立项,目前总体保护规划正在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进行编制,今年将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卓筒井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和建设,然后开始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工作。”大英县委书记蒋喻新对记者表示,大英县始终把古文明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作为重要大事来抓,始终致力于对古文物和古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卓筒井成功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蓬基井、长江坝遗址等9件文物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当地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卓筒井文物的保护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与会专家也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卓筒井的保护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在卓筒井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出现好转之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整治过的卓筒井有趋于冷落化的态势;与卓筒井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修护好后,利用不足、单一,乃至空置的现象依然存在;‘亮宝式’的实物展示,简单乏味的引导说明,同质化的环境改造等现象仍然存在;更多到卓筒井参观的游客只是匆匆‘看客’。”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郑国珍表示,在抢救卓筒井作为首要目标的思维定式影响下,往往将有限的社会资源全部或集中投放,忽略了对守望者、传承者、受益者更多的重视、关注和扶持力度,政策导向还不够有的放矢。

    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

    “以卓筒井为代表的盐业是大英县最大的文化资源和最响亮的城市品牌。除了做好卓筒井保护规划之外,应尽量多地保护各时期的盐井,保护全套工艺流程、全套设施和周边景观,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刘伯英表示,要多学科融合对四川盐业发展历史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建立国际视野。与四川其他地区进行联合调查研究,包括盐井、油井、气井以及传统村落、民居、宗祠、盐道、码头等,形成完整的遗产体系。此外,他还建议尽快对蓬基井和盐化厂进行全面现状调查,进行遗产价值评价,制定工业遗产保护措施,共同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探讨卓筒井、蓬基井的保护和展示;探讨蓬基井配套设施和蓬莱盐化厂建筑资源的适应性利用,盘活存量资源。

    郑国珍建议,将卓筒井博物馆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同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努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原司长李先奎认为要做好卓筒井的保护,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三生”的关系。保护与生活:文化遗产保护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素质提升、一种社会责任;保护与生产:保护也是一种生产活动,同时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保护与生态:保护是一项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可以搭建一个民俗展示空间和民俗节庆活动演出场所,展示非遗传承人生活空间、原住民生活场景等。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卓筒井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素质。”他说。
编辑:珊瑚树
名称凤凰寺:中国四大清真古寺之一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宁波鹿亭晓云村:褚相后裔地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承德园——古典皇家园林风情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山西园林:明清时期代州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安徽九华山圆通寺概况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磐安玉山古茶场揭开古代茶叶交易神秘面纱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首博用先进技术“读懂”文物..
 ·孟家井古窑焕生机 名家聚焦..
 ·3500件红色藏品展示光辉党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1:10天坛..
 ·上海建筑文化遗产——荣宅历..
 ·法国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多重举..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
 ·云南昭通水塘坝:600万年前的..
 ·福建确定首批10个省级文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