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服饰
1月15日—3月15日,《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文化特展》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展出。本次展览由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和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联合举办,展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100多件“三皮”文物,观众可从中亲身感受远古的渔猎文明和北方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
“三皮”文化是北方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中使用鱼皮、兽皮、桦树皮创造出的与之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三皮”文化以赫哲族的鱼皮文化,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兽皮文化及这些民族的桦树皮文化为典型的代表,是以渔猎经济为基础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同时也是北方渔猎文化的核心内容。
鱼皮除了能吃,还能干什么呢?做衣服!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展出了多套赫哲族人民用鱼皮制作的衣裤,观众还可清晰地看到鱼鳞的纹路。据了解,怀头鱼、哲罗鱼、细鳞鱼的鱼皮是最常用的。用来制作鱼皮衣服的鱼以大马哈鱼为主,也有鲤鱼。鱼皮衣有防寒防水的功能,用大马哈鱼皮制作衣服的过程极为繁琐。而今,鱼皮衣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黑龙江的文化名片存在。
本次展出的作品和器具全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像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文凤、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葛长云、鄂伦春族斜仁柱制作技艺传承人——孟淑卿、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付占祥等。他们的作品令观众眼界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