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西安:远古时期或有野生鳄鱼出没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期:2017-1-13

    曾几何时,西安的西南一带可能是湖泊连绵,水草茂盛,还有野生的鳄鱼出没其间。2017年1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2016年镐京遗址考古发掘收获,遗址中间一灰坑里发现的12块鳄鱼骨板,为这样一幅水泽汪国景象提供了佐证。 

    灰坑里首次发现鳄鱼骨板

    镐京遗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位于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镐京遗址发掘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开始,2012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连续进行考古发掘。在2016年的考古发掘中,一个新发现令考古人员也感到意外。

    去年的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镐京遗址的东部,在挖开的一个灰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12块鳄鱼骨板,这也是在西安周边古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鳄鱼的骨板,难怪考古人员也连声称奇.

    灰坑是考古界对古遗址里一些废弃的窖穴、地窟等的统称,发现鳄鱼骨板的灰坑呈不规则形,面积大约有十多个平方米。这些鳄鱼骨板呈深褐色,形状有方有圆,表面有蜂窝状空穴。“每块有麻将块大小,我们的动物考古专家一看就判断是鳄鱼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镐京遗址考古队队长岳连建说,自己以前也看过相关资料,第一眼就认出那是几块鳄鱼骨板,后经专家鉴定,果然不错。

    关中地区远古时气候温润

    鳄鱼是一种冷血的卵生水生动物,也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中国汉代始知南方有鳄,在一些唐宋典册中多有其记载,明清以来偶见于沿海岛屿,但其在关中地区有活动尚未有记录。

    “鳄鱼除少数生活在温带地区外,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泽,我们由此推测西周时在镐京的东南可能有大面积的水域或者湖泊等。”岳连建介绍,此前在这一区域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大量的蚌壳,还有陶制的网坠,如果这些推测成立,那么也可以说明在远古时代,关中地区气候温润,湖水茂密,渔业也较为发达。

    “在这样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下,有野生的鳄鱼出没也就不奇怪了。”岳连建认为,丰镐遗址出土的鳄鱼骨板,为研究西周时期鳄鱼的生态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他介绍,在比西安更靠北的纬度地区以前也发现过鳄鱼骨,这样看来,远古至今,关中地区的气候还是发生了较大变化。据此专家还推测,那时候也可能有人饲养鳄鱼,用鳄鱼皮制作鼓等,此前考古也发现用鳄鱼皮制作的鮀鼓。

    发现西周生活用水井遗迹

    据了解,去年镐京遗址考古发掘发掘清理灰坑102座、墓葬10座,另外还有水井4眼、陶窑2座、房址1座。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等各类器物遗物。其中陶器有鬲、罐、豆、盂、簋、甗等,多为西周中晚期器物;铜器有鼎、戈(残)、车马器等。另有陶网坠、鹿角器、蚌刀、石斧、砺石、铜镞、铜锥、铜削刀等。

    去年发现的灰坑数量较多,形制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等。在发现的墓葬中,有形制较大的竖穴土圹木椁墓,还有仅能容身没有任何随葬品的小型墓葬。发掘中还发现一些长方形的窖坑,深度大约7—8米,推测为当时的生活用水井。另外,发现的陶窑形制为圆形竖穴式,由火门、火塘、窑篦、火眼、窑室组成,其中的一座陶窑保存基本完整,窑室壁面已烧成青灰色。

    另外,在发掘的灰坑中还发现数量较多、保存较好的碳化小麦颗粒,这也是丰镐遗址中首次发现,为研究西周的粮食作物品种及农业考古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编辑:郁金香
名称布依人古老建筑艺术——布依族粮仓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云南特色民居形式——一颗印

类别古建空间
名称四角楼——客家建筑之缩影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客家围屋:围龙式围屋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中国古建结构——顶天立地的古柱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山东滕州龙泉塔

类别古建结构
 ·土库曼斯坦:考古学家偷窃文..
 ·揭秘古中山国考古:唤醒沉睡..
 ·新中国田野考古“第一号报告..
 ·关于城市考古的几个问题
 ·文物遗存:每一点丢失都是永..
 ·埃及:考古发现2米石墙或为法..
 ·宁波: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
 ·浙江:后司岙瓷窑址考古发掘..
 ·沙特阿拉伯:考古学家发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