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结构 >> 正文
“上博之友”走近山西古建筑 博物馆社会教育贴近公众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顾维华  日期:2016-9-26
    历经千年依然巍然兀立的应县木塔、梁思成夫妇发现的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这是一次“打掉围墙”的博物馆之旅,这也是一次对古建筑斗拱的“朝圣”。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雄大疏朗的斗拱

  有的古建筑,在邂逅之初便如一道闪电击中心灵,那些在柱梁镶嵌中闪现出的雍容华贵顿时封存于记忆之中;有的建筑则以一种倾斜的姿态,诉说着国宝保护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博弈。
世博会中国馆的形状是一个巨大的红色斗拱——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那么,中国的斗拱起源于何时?现存最精美的斗拱又是怎样的?

  由上海博物馆“上博之友”与“上博志愿者”组成的文物古建筑考察团前些天专程前往山西进行了古建筑文物考察,“对于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人来说,这些古建筑无一不是圣地——这就是一次‘朝圣’。”担任考察讲解的北大古建筑学家李志荣教授说。

  应县木塔:

  倾斜变形中未禁攀登

  地处山西应县佛宫寺内的应县木塔(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共应用54种斗拱,也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这一建筑是现存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制古佛塔,1961年即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令人称奇的是整个建筑仅仅是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完全不用任何铆钉。由于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现在这一建于辽代的全木结构佛塔二楼的柱子已明显倾斜,破裂变形的木头随处可见炮击的重创,塔体如今已病入膏肓:塔身扭曲变形,并有100多处残损,一、二层明显向东北方向倾斜……早报记者在现场发现,这样一处病入膏肓的国宝级建筑,目前依然未禁止游客攀登。

  “上博之友”丁毓劼说:“其实木塔的后面有国家文物局禁止攀登木塔的通知,但当地居然只要多交些费用即可攀登,实在让人意外。”

  当地一些文物专家此前表示,国家文物局的禁止攀登木塔通知其实是在十多年前发出的,但一直没有得到执行,这还是当地发展旅游的利益观使然。

  木塔的另一尴尬是如何维修。

  据悉,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即开始筹备,然而,这一领导组聘请了全国7位院士及其他30余位专家学者,对应县木塔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主要提出了落架大修、抬升维修、现状加固等几种维修思路,但到目前为止,维修思路还未最后确定。

  李志荣说,主要是这一建筑的大修方案一直没有专家敢于承担,“毕竟近千年的时光,有的构件一动,就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敢打包票可以修。”

  南禅寺:木构建筑

  “老大”保存完好

  山西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一处普普通通的河岸土崖上,一座小寺坐北朝南,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南禅寺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

  寺院主体建筑大佛殿是山西省文管会在1950年代一次普查中发现的,并不大,然而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却十分重大——比梁思成在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佛光寺唐代东大殿还早。据梁上的墨迹记载,大殿修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中当之无愧的“老大”。“这座建筑最初是被其他建筑封着的,之所以被发现完全是因为斗拱和梁架结构。”北京大学古建筑学教授李志荣说。主殿虽小,但观者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风格: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直棂窗,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的格调。

  与一些佛寺热衷于发展旅游不同,这里完全没有僧侣,只是由当地文物局派了十来个人住在这里管理。如今,大殿的神坛周边已装上铁栏杆,守殿的老人也十分尽责。

  佛光寺东大殿:

  梁思成夫妇慧眼识宝

  2006年上海双年展曾经展出的作品斗拱便是按照1∶1的比例复制自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作为仅晚于南禅寺75年的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与梁思成夫妇密不可分:上世纪初日本人曾断言中国本土已经不存在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中国人要研究此类建筑只能去日本的奈良看唐招提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因此从1932年就开始寻找唐朝建筑,1937年6月他们通过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中收藏的宋代壁画《五台山图》发现了一个名为“大佛光寺”的地方,最后几经周折,“骑驮骡入山”的梁思成夫妇终于找到地处深山之中的佛光寺。梁思成后来回忆说:“林徽因因为远视眼意外地在一根梁下面看到“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随后又于经幢上发现了同样的句子——上面还刻有“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据此确定了佛光寺的年代与价值。

  佛光寺虽比南禅寺晚建75年,但规模却大得多,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的范例。

  由于屋顶坡度平缓,站在殿前根本看不到顶面,最抢眼的是檐下每个柱头上的斗拱,被称为“双抄双下昂七铺作”。此外,大殿平梁上面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搏,是唐时期建筑固有规定。

  南禅寺主殿虽小,但观者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性格: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直棂窗、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的格调。
编辑:红豆树
 ·南京:老门东古建筑变身先锋..
 ·古稀老人醉心古建筑保护 倾尽..
 ·修缮古建筑 别因“保护”舍弃..
 ·永春县:“莫兰蒂”肆虐冲断..
 ·考古大发现 明代“龙王坛”现..
 ·隐匿在濮院老城中的700年古建..
 ·辽宁野长城修葺后变“白灰墙..
 ·石佛亭真武庙将进行修缮
 ·嵊州最大古建筑沈氏豪宅成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