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结构 >> 正文
东直门:北京的第一座城门?
来源:深圳商报  日期:2016-9-12

东直门外护城河(1915年) 首都博物馆 图片

    东直门位于内城东垣北侧,即今东直门立交桥西侧。元称“崇仁门”,因古代以东方属“仁”,该门为大都城的正东方。

    明永乐年改“东直门”,取“直东方也,春也”,联系原名崇仁,又结合东方为春。并于东直门外设春场。

    明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一层周匝出廊,二层挑出钩栏平座。三滴水重檐歇山顶。(首都博物馆)   

    北京最早修的哪座城门已不可考。传说中,东直门是北京的第一座城门,所以又称“样楼”。今天盖楼卖楼也都有样板间,就这意思了。传说就是传说,甭管哪朝哪代,与治水有关必有大禹,与锄暴安良有关必有关公;修城门属建筑行,必少不了鲁班。这故事果然就是个鲁班的故事,听听而已,当不得真。
   
    因为修得最早,时日一久,必最贫寒,这个倒有史料佐证。也不奇怪,最早的往往是最穷的。比如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兴建的现代化小区,今天成了贫寒百姓聚居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初到北京,东直门外确实一片荒凉,穷相毕露。那会儿学校组织参观农展馆,简直就像今天说起要去密云、平谷,思想上是要去郊外的概念。不过话说回来,那会儿城里也富不到哪儿去,那是个普遍穷困的年代。
   
    不过早在那时,一片荒瘠中,未来几十年富裕、发展的星星之火已经悄然埋伏——东直门外三里屯一带,一大片使馆区,幢幢小楼低调而神秘,周边环绕的绿树成荫的小街上,亚非拉的孩子遍地跑,很洋很开放。
   
    东直门外富起来,是从长城饭店的修建开始的。还记得刚进八十年代,有天被家长派去一个叫“长城饭店”的地方取东西,出东直门一直向东,荒野之中蓦地出现一大片灯火璀璨,一座豪华透顶的大楼孤零零地矗立,那阵势,宛若海市蜃楼。从此开始明白,不只是小饭馆叫饭店。
   
     1985年我高考,考场派在东直门中学,就在今日东直门立交桥的西南角。那几日整个大脑被十几年学的那点课本占得满满,完全顾不上留意周边其他人事,以致如今路过那里,还经常心生纳闷:居然来过这里?还是高考?
   
    世纪之交的几年,东直门内外成了我最常驻足的地方。先是九十年代末,东直门外成了北京最富裕、最热闹、最时尚的地区之一。三里屯那条小街上的民房,仿佛一夜之间全被改造成了酒吧,红男绿女满街坐着,无数文化娱乐的惊天大事,都在这条街上酝酿着,一股股暗流涌动,好不诱人。我因做出版工作,经常需与文化艺术界人士打交道,也整天被约到那条小街凑数。
   
    到了本世纪初,东直门内大街像是成心要COPY三里屯的崛起,也是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临街的门脸房全被改造成了饭馆,川鲁粤口味一应俱全。有好事者紧跟时势,顺应民心,建议政府把这条街更名为“簋街”。簋者,盛放食物之器具也;簋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饭馆一条街,非常准确。

编辑:红豆树
 ·开封北宋新郑门遗址“城摞城..
 ·刘亚楼旧居遭拆 破坏文物须严..
 ·意大利地震 古建不防震致伤亡..
 ·揭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发掘过..
 ·连江县古民居保护、开发和利..
 ·连江最大古民居引资1.5亿元保..
 ·郏县北竹园村青山绿水古民居..
 ·遂宁:千年古建筑破损迟迟未..
 ·吕家村灾后古建筑重建 留住村..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