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辽宁清代古宅被拆 是对文化的漠视
来源:长江网  作者:牛玲玲  日期:2016-9-26
    人字形的屋顶,青砖灰瓦,木制门窗,墙角精美的浮雕……随着轰然一声巨响,这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清代民宅的屋顶被挑落,市民及业内人士纷纷感到惋惜,劝阻施工队暂缓拆迁,希望能够保留下这处凌源市唯一的清代古民宅。当地文管部门实地考察后结合县志等材料得出结论:不是名人故居,没有保存价值。(9月23日《辽沈晚报》)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化?怎么能因为一句“不是名人故居”,就可以随意拆迁?此事一经报道,引起当地市民和网民广泛热议,都建议保留古宅。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建筑越来越少,钢筋水泥的建筑越来越多。等到我们把古建筑拆尽的那一天,我们拿什么来向我们的小孩诉说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历史?谁也不会对自己无法触及的事情产生深刻的情感和美好的回忆。好多古建筑被保护不善,在风雨中飘摇,淹没在街巷,被拆迁了也无人知晓。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古建筑的保护不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文化工作者的短视、不专业和不用心。现存的古建筑好多伫立在相对偏僻的位置,需要多做工科、多下功夫区了解。不要再以“此前的调查并为发现姜氏族谱…,所以得出姜家大院并无包村价值的结论”。希望我们的文化部门用更专业、更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历史,毕竟因为你们一个错误的决定,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建筑从此将不复存在,你们是历史的保护着、传承者。

    防止过犹不及,要警惕过度修复。类似的事情刚刚发生过,被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长城的样子,变成一堵晚宴的“白灰墙”。不要让“保护性修复”变成“毁坏性修复”,严重损害了古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官员们不要因为政绩,向往自己的了履历上“增光添彩”,就不负责任的拆除或修复古建筑,毁掉的可能是我们的文化。

    严格看管,避免流失。凌源市文管所表示将最大限度地保存现有老宅的部分,对破坏的比较严重的地方争取留下比较有代表性的砖瓦,雕刻的精美的石墩墙砖等严格看管,避免流失。以前有发生过当地不良官员或者老百姓私自拿走这些精美的砖瓦、石墩,导致古建筑被“搬空”。要严格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不要因为一己之私铸成错误。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华文明。不要因为文化工作者的短视和不专业毁掉我们的文明。
编辑:风信子
名称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肇兴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南屏古村 卧虎藏龙清幽静美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四川尧坝 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华北第一宅 石家大院显古建风韵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濯水古镇 阿蓬江旁的渝东南名镇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南京:老门东古建筑变身先锋..
 ·古稀老人醉心古建筑保护 倾尽..
 ·修缮古建筑 别因“保护”舍弃..
 ·永春县:“莫兰蒂”肆虐冲断..
 ·考古大发现 明代“龙王坛”现..
 ·隐匿在濮院老城中的700年古建..
 ·辽宁野长城修葺后变“白灰墙..
 ·石佛亭真武庙将进行修缮
 ·嵊州最大古建筑沈氏豪宅成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