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张家口黑石堰村:惊艳了时光的古建筑
来源:张家口新闻  作者:王守刚 武殿森 张煜  日期:2016-8-30

张家口黑石堰村:惊艳了时光的古建筑

    纵贯万全区的洗马林河、古城河、掉沙河、城东河、城西河等五条大沙河,像一条条跃动的血脉,由北向南流淌在万全境内肥沃的土地上。

    高庙堡乡黑石堰村,紧靠古城河,可以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甚至还是个省级贫困村。1000多人的村庄,贫困人口能达到三分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每天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尤其是那些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乐此不疲地用镜头记录着村民们司空见惯的一砖一瓦,或是一草一木。

    的确,很多人都是带着对黑石堰村这个称谓的神秘来到这里的。

    村中央,一棵树龄在400年以上的大柳树震撼着每一个前来探访者的心灵,那盘根错节的虬枝,坚如石头的树皮,嵌刻着岁月的褶皱,似乎都在述说着村子沧海桑天的历史。

    这个被上级文物部门命名为“京西第一双雄柳”的大树,其实原本有两棵,一棵的树围4米,另一棵树围为4.9米。2006年,其中一棵无风自倒,另一棵却枝繁叶茂、铺天盖地,益寿延年,至今仍挺立在水塘边。

    据村里人讲,两棵古旱柳树当年是为了纪念先人结义而栽种的,400多年来,被称作“京西第一双雄柳”见证着先人的道义,更鼓舞着黑石堰后人道义情怀。

    漫步在黑石堰村,随处可见的是乌青黑亮的石头,村民建房子砌墙也用这种石头。所以,黑石头成为这里一大景观,“堰”之坝也,黑石堰谓之黑石之多,多则成坝也。

    村里现存完整的庙宇有三官庙、文昌阁、关帝庙、龙王庙、古戏台5处,均为清代建筑。其中,戏台建筑形制为官府做法,民间很少见。只是岁月剥蚀而斑驳陆离了些,有些木质被风雨侵蚀得沧桑了一些,但古建筑的气质不变,壁画的精髓还在,明清的风骨依然。

    古戏台旁边,一处饱经风霜仍筋骨完好的老宅保存完好。两进的院落代表着当年的风貌,那严丝合缝的青砖外墙、环环相扣的灰瓦;那流线型的人字屋顶、那细腻逼真的砖雕,无不炫耀着当年的气派和主人的实力,更彰显着当年能工巧匠的智慧。

    清末以来,万全庙宇遍及城镇乡村。大村有三四十座,小村也有七八座,频繁的庙事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庙会文化,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后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除洗马林玉皇阁外,其他地方的庙宇都已荡然无存,而黑石堰村的庙宇就像一个羸弱的老者,仍用铮铮硬骨挺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今天,黑石堰村的清代建筑风貌成为村子的一个遒劲有力的符号,也成为南来北往的参观者们必去的地方。

    高庙堡乡政府乡长田胜君说,在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的污水管道已铺设完成,古建筑正在加紧修复,依靠临近草原天路的优势,相信这里很快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当然,游客还可以领略到这里占地70亩的春秋棚,感受成区连片种植的800余亩露天蔬菜和13000亩的鲜食玉米,享受黑石堰这个美丽乡村独有的田园风光。

    如今,黑石堰的古建筑正在匠师们的巧手中一点一点地恢复着原貌和精神风骨。相信不久后,神秘的黑石堰村必将焕发出昔日的风采,成为我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又一块宝地。

编辑:风信子
名称宝泉古刹:听百泉清韵 览八景奇观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金碧辉煌 超美巴洛克式古建筑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汉族古建筑——高庙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用剖视画出来的中国古建筑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十字寺遗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惠东田坑古城“悠然见南山”

类别古建结构
 ·开封北宋新郑门遗址“城摞城..
 ·刘亚楼旧居遭拆 破坏文物须严..
 ·意大利地震 古建不防震致伤亡..
 ·揭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发掘过..
 ·连江县古民居保护、开发和利..
 ·连江最大古民居引资1.5亿元保..
 ·郏县北竹园村青山绿水古民居..
 ·遂宁:千年古建筑破损迟迟未..
 ·吕家村灾后古建筑重建 留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