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明代成都城中心曾有千亩摩诃池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毛玉婷(文) 吕甲(摄)  日期:2016-8-8

明代成都城中心曾有千亩摩诃池

成都市青龙街一工地日前发现摩诃池西北角遗址。
明代成都城中心曾有千亩摩诃池

考古发掘现场。

明代成都城中心曾有千亩摩诃池

这次发掘将有助于进一步还原摩诃池的位置、范围和原貌。
明代成都城中心曾有千亩摩诃池

考古队在古城墙遗址上留下标记。该段城墙存在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用于战时防御。

    成都市青龙街一工地发现摩诃池西北角遗址 

    对于考古人员而言,石头是会说话的。近期,在成都一处开挖2个多月的工地上,一段残墙断壁及一个黄土沟壑,成为考古人为之兴奋的宝物,因为它们书写了历史。

    7月1日,成都市青龙街,市三医院旁一处工地,考古工作人员凿开的土坑,揭开了摩诃池西北角神秘的面纱。

    古代成都的城市坐标摩诃池始建于隋朝,最终因修筑蜀王府而填埋,为后人留下了无尽惋惜和绵绵思念。2014年,这个存在于诗歌中的摩诃池被首次确认东南部的走向、范围。7月3日,负责现场发掘的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易立介绍,这次发现的是明代摩诃池的西北角。说明即使在明代,摩诃池也有上千亩。

    除了摩诃池西北角,考古人员还收获了另一份惊喜——一段长约80米,高约1米的古城墙在历经千年后,崭露于世人眼前。据考证,该段城墙存在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用于战时防御。

    历史

    始建于隋朝,明代时被回填

    在成都市三医院旁一处工地上,一处沟壑将历史的记忆拉回明朝,“明代摩诃池!”考古所易立称,结合历史文献和发掘的现状,“基本可以确定是摩诃池的西北角。”现场,考古人员看到土中藏着瓦砾、青花瓷等物品,据考证,其为明代回填的堆积物。

    这个不起眼的沟壑曾在古代成都闻名一时,它就是始建于隋朝的人工湖“摩诃池”。

    然而,到了前后蜀,摩诃池就不再是众人都能够游玩的场所了。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前蜀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改名龙跃池。王衍继位后扩建皇宫,为龙跃池注入活水,改名为宣华池,环池修筑宫殿、亭台楼阁,其范围广达十里。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形容这里“长似江南好风景”、“水心楼殿盛蓬莱”。五代到两宋,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在宋代,摩诃池已经变为小池,明代尚有保存,可惜因修蜀王府而填埋。

    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蜀王府废墟上又兴建起贡院,只有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到了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摩诃池全部被填平成为了演武场。随后,摩诃池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殆尽。

    发现

    明代摩诃池,面积达上千亩

    尽管唐宋诗词和地方志文献中屡见有摩诃池的相关记载,但对于其具体方位或语焉不详,或存在争论异议。2014年5月,在成都体育中心南侧的一处工地里,通过一段约7米深的沟壑,考古人员首次确认了摩诃池东南部的走向、范围和堆积情况。

    “现在发现的是明代的摩诃池痕迹,只是一个边缘。”成都考古所易立介绍,历史记载摩诃池很大,最大的时候应该有上千亩面积。因为明代修建蜀王府,填平了一部分。虽然在明代时期,摩诃池已经填了一部分,但还有池体保留,还在蓄水。

    易立说,“根据此次发掘到的这个角,可以说明即使在明代,摩诃池仍然有上千亩,如果不算蜀王府的话。”以前,考古队在成都市博物馆处挖到了明代摩诃池的南角。这次发掘,对于古代成都的城市座标摩诃池进一步还原了位置、范围、面貌,可以进一步复原成都的历史面貌,比如前后蜀宫苑等。

    易立说,工地大部分范围属于摩诃池,具体面积尚未探明。

    延伸阅读

    摩诃池曾为古成都水利设施重要一环

    摩诃池始成初期,只能靠贮蓄天然雨洪。唐代,成都的城市水利得到全面发展,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并与摩诃池连通;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节度使白敏中开金水河(禁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汇入摩诃池,连接解玉溪,至城东汇入油子河(府河)。据清李元《蜀水经》记载,流江“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又东酾为解玉溪,又东穿华阳县城而出,入油子河”。从而构筑了成都城市水利设施完整的河湖水系,为摩诃池注入了充足水源与盎然生机。/链接唐宋文人墨客咏诵摩诃池《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

    唐·杜甫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摩诃池赠萧中丞》

    唐·薛涛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

    宋·陆游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惆怅年华暗换。点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同步播报

    古城墙遗址回溯千年前成都战时遗貌

    除了摩诃池西北角,成都考古队还有另一个收获。随着一段长约80米,高约1米的残存城墙的出土,千年前的遗貌又得以进一步管窥。

    与那些建筑工整的城墙不同,这段残墙高高低低,东边弯弯窄窄。这样的断壁令人想起醉卧沙场的征战画面。“这正是用于战时防御。”成都市考古所邱艳认为,城墙应存在于五代至北宋时期,深埋土中,已被后代的沟、坑破坏得很严重。其应为子城的城墙,是临时修筑的。城墙在北宋时期基本废弃,属于使用时间较短的城墙。五代战乱,北宋时期,王朝政权派人收复蜀地,因此,一个临时性的防御工事非常有必要。

    “现在来看,当时的做工比较粗糙,城墙甚至连基槽都没有。”邱艳说。教授马继贤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没有基槽的城墙并不一定不牢靠,“得看它的建造方式”。

    这次考古发现的城墙让一些老成都人联想起著名的罗城城墙。唐代末年,为防御南诏突袭,西川节度使高骈主持修建更为坚固的罗城,彻底废掉了以前一千多年的夯土城墙,奠定了以后一千多年成都古城墙的基本格局。此前,成都考古队曾在同仁路附近发现过残存罗城城墙。

    对此,7月3日,成都市考古所易立明确给出答案,该段城墙与罗城无关,“罗城位置十分明确,不在此工地范围内”。

    名词解释

    摩诃池

    史书记载,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派四子蜀王杨秀镇守成都。胆气豪壮的杨秀对成都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建和改造。杨秀大兴土木,在筑城时就地取土,形成了一个个大坑,一个“人工湖”也因势凿成。据唐代卢求《成都记》记载,有胡僧看到了这个人工湖,感叹道“摩诃宫毗罗”,梵语为“此池广大有龙”之意。于是,“摩诃池”也由此得名。

    此后数百年间,摩诃池成为成都城中重要的游览胜地,亦是无数文人墨客吟诵过的古代园林。

编辑:风信子
名称宝泉古刹:听百泉清韵 览八景奇观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金碧辉煌 超美巴洛克式古建筑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汉族古建筑——高庙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用剖视画出来的中国古建筑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十字寺遗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惠东田坑古城“悠然见南山”

类别古建结构
 ·考古发现一窥青铜时代田园生..
 ·贵安新区招果洞发现距今3万年..
 ·宿州萧县龙山子墓地考古显示..
 ·南京评事街古建筑保护现状不..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腹地清理出..
 ·安徽滁城老东关发现古遗迹
 ·最大单栋古民居宏琳厝将全面..
 ·四川一省级文保建筑成幼儿园..
 ·故宫排水系统 古代建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