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陵
来源:联报网 日期:2016-8-26

恒(公元795-824年),唐宪宗第三子,母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惠昭太子死,被册封为皇太子。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为宦官拥立为帝,时年26岁,在位5年(公元821-824年)。中毒死,葬光陵。年号长庆。
唐穆宗光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尧山之上,海拔1091米。
穆宗在位期间,游幸无常,好击毬奏乐,沉于酒色,久不视朝,把国家政事忘在九霄云外,使唐朝的政治腐败,无力对付藩镇,造成河朔三镇再度割据,朋党斗争更加激烈,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穆宗还希望长生不死,很早就开始服金石之药。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十一日,穆宗中毒,病死在皇宫中的寝殿,终年30岁,葬光陵。
光陵因山为陵,周围20公里。陵园南北二神门距离2900米,东西二神门距离2350米,陵园呈东西窄、南北长。现存西南角阙遗址,底径12米、高1.5米,位于皇边村北,南神门北20米为献殿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150米,遗址内有清代毕沅书的唐穆宗光陵石碑。玄宫在半山上。
陵区原有石刻,与丰陵相同。现残存四门石狮二对,形制同景陵。石狮身高175、身宽85厘米。石狮头呈方形,眉脊突起、颧骨突出,躯体肥壮。
神道石刻组合同泰陵,东西列间距60米。
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107米。华表高715厘米。形制与崇陵石望柱相近。
翼马位于石望柱北22米。翼马身长2.35米、身高2.50米。东列翼马,头顶有独角,角微小,披长鬃,垂尾;西列翼马,头顶残,短鬃,缚尾。
鸵鸟均残毁,仅于北列翼马北边发现残鸵鸟石块。
石马在东列翼马和残鸵鸟石块北发现两个残石马,从残存部分看,马背置鞍鞯,均无马镫,披障泥,系鞅鞦,饰杏叶。在残石马北边,有一残石人,腰系环带,上有銙,从服饰看,系牵马者。
石人身高2.68米。东列石人仅存1,位于翼马北155米,形制同景陵;西列石人存4,头戴高冠,冠前饰团花纹,两侧饰羽翅纹,穿广袖长袍,袖胡过膝,脚著靴,双手拄五节剑。
北神门外有石马3对,均残,东西列间距32米。南数第一对在阙址北62米,第二、第三对南北间距均为24米。从残存部分看,形制同神道石马。
光陵陪葬墓,据《长安志》载有二座,为恭僖王皇后、贞献萧皇后。《唐会要》卷二十一载,光陵陪葬有恭僖太后王氏和贞懿太后肖氏。现仅于光陵南边的下沟村发现一陪葬墓。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