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空间 >> 正文
青州三大名宅风韵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韩杰杰  日期:2016-8-17

牛志伦老人向记者讲述三大名宅的过往

牛志伦老人向记者讲述三大名宅的过往

冯宅目前已经成为20多户居民的居住地,不过间或一两间房子还保留着旧时的屋顶

冯宅目前已经成为20多户居民的居住地,不过间或一两间房子还保留着旧时的屋顶

丁状元府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一间房

丁状元府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一间房

    说到底蕴,就不能略过青州。这里不只有各色花卉,还有上下五千年的益都文化,以及青砖黛瓦的古时名宅。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信步青州细长的街道,间或有一两间瓦顶平房,走进里面却又是另一番天地,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透过几块砖雕,或是单檐,还能一窥旧时豪门大院的时光。

    2日,在青州市政协文史特邀员牛志伦的陪同下,记者对青州三大仕官富贵之地进行了探访。

    王曾故宅难寻状元堂前燕

    站在青州一中实验学校大门外,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殊不知,该校所在的东关粮食市街中段路南、积儿巷东侧,竟是王曾故宅。历经朝代更迭,豪宅已湮没在风雨中。如今这里成为青州一中实验学校的所在地,培育着一代代学子。

    牛志伦说,上世纪60年代,20多岁的他几次从故宅处经过。记忆中,那时便是小学堂的模样了,清脆悦耳的朗读声翻过高墙传到街上,好似现在,走到这里,那时诵读《三字经》《百家姓》《日用杂字》的阵阵童音还在耳边萦绕。如今,即便是昔日状元堂前燕,也已无从寻觅,不过作为培养青州才子的所在地,王曾故宅的文脉犹在。

    因为没有实物可考,只能从历史记载和当地人口耳相传中略知一二。

    王曾,字孝先(977年―1038年),北宋青州人。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科举考试时中头名状元,是青州唯一的三元状元(即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官至宰相,后封沂国公。升官后他把住宅建在了东关粮食市街,当时所建宰相府高大、宏伟、壮观,是青州第一名宅。

    然而,伴随着人员散落,宅子年久失修,渐渐沦为废墟。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青州知府张玉树立石碑于粮食市街王曾故居门前,碑曰:“宋宰相王文正公故宅”。

    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将书院改为学堂,当时益都知县李祖年选在王曾故居原址创办了益都县立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后改为东关回民中学,今为青州一中实验中学。老房已无踪迹,但仍为青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冯宅旧时会客厅可当大礼堂

    牛志伦说,上世纪60年代,益都城关镇政府就设在冯宅,会客厅就是城关镇政府的大礼堂,当时城关镇、居委会及生产大队的干部们不仅在此开会,而且还在此观看文艺节目。那时,会客厅为四梁八柱,柱子一个人根本抱不过来,后来拆掉的时候,两个地排车才能拉一根柱子。他作为工宣人员就住在冯宅西侧一间小房子里,对那时的情景记忆尤新。可惜在“文革”时期大部分被拆除。

    如今,位于今东门街西端、路北的冯宅旧址已被20余户居民分割建成了民宅。记载中的气派大门也变成了东城街11号的一条小过道。

    花卫东和王俊臣两户人家住的便是旧时冯宅的一间厅房,合计约有120多个平方大小。房顶瓦片层叠,配有精美的砖雕。据介绍,以前房顶盖瓦时,为了使得每个瓦片露出来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特意用专门工具对房脊进行了滚压。

    王俊臣说,住进来后,她家基本就没怎么改造,后墙还是老墙,有60厘米厚,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服。屋顶高阔而且很耐用,这都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漏雨透风问题。

    冯氏后人冯荣昌说,他幼时记忆中,冯宅大门对面有高大的影壁墙。大门东西都有耳房,东耳房是鼓乐楼(乐队),二门外接待厅、二门内为会客厅,院内有大厅四座,每座五间,东西厢房六座,每座三间,院东北有后花园、水池,前有执事房(内放仪仗队用的旗、幡、牌、伞等),另有马厩和轿车库房,可谓家大业大。不过文革后便所剩无几。

    尽管冯宅基本淹没在岁月中,不过从史料记载上仍能一窥其胜景。

    冯溥(1609―1692)字孔博,清代益都人。顺治三年(1646年)考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授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终年八十三岁,皇帝赐祭葬,谥文毅。生前皇帝称他为“辅弼重臣”,赞扬他“端敏练达”、“勤劳素著”。青州人称它为冯阁老。

    冯氏家兴业显,誉传齐鲁,成为望族。他的府第在青州自然是首屈一指的。清代门前的石狮是依据官职级别而定。官大石狮的尺寸也大,官小狮也小,到七品县官以下就不准立石狮了。冯氏门前的石狮仅次于衡王府的石狮,门前的旗杆也是按级别设置的,冯宅的旗杆是三斗九箍,象征着冯府的显赫地位。在清代住房也是按级别的,在北城凡是兵房不论家里人口多少一律是两间,只有官房才能超过三间,而冯宅的厅房却都是五间,特别是冯宅的会客厅,房间之大、房屋之高在当时堪称山东第一大厅房。据一些老人口耳相传,会客厅高约4米,长约20米。

    丁状元府记载武术世家传奇

    走进位于青州南营街中段路西的丁状元故居,这里的住户们都很愿意说一说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同冯宅一样,丁状元府故址也聚集了约20家住户。

    据介绍,丁状元府的四门三院及南北二楼,皆毁于“文革”时期,今仅存西厅房的一个墙角,墙厚0.6米,墙内有木柱,还有一间住宅,其他皆无遗迹。

    88岁的赵美吉老人就住在旧时保留下来的一间房子中。在这里,她已经生活了60多年。在她记忆中,她家客厅中央的窗户原来是扇门,由屏风隔开,佣人们从左侧经过屏风绕出,到后院玩耍。当时房子的台阶很高,三级台阶加起来得有半米多高,“小孩子跌下去就得磕着”。

    丁壮元后人丁培盛讲,丁状元原名丁殿宁,因与道光皇帝重名,皇帝赐名丁殿祥,字靖远,号菘生,青州回族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戍科武进士第一名。皇帝钦点“武状元”。后留在宫廷内任一等侍卫,后又任广西参将,协办阅兵大臣,死后诰封武功将军。

    记载中,丁状元府大门坐西朝东,大门匾额上镌刻着蓝底金字“钦定武状元府”六个大字,落款日期为大清嘉庆十九年。大门外两旁各有一座青石砌成的旗杆垛子,垛上竖有高达八米的松木旗杆。另有上马石、下马石和拴马桩。高大的门楼内两扇黑色的油漆大门,门上有两个虎头大门环。门口阔大能进花轿,门槛高半米。走进大门,青砖铺地,肃静典雅,南拐进二门为第一个四合院,北厅三间为主房(会客厅),砖木结构、四梁八柱,前出厦,木制窗棂,雕工细刻,非常讲究。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厅三间房内设置兵器架,架上陈放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靠北窗置一大刀架,架上放着铁杆青龙大刀一柄,刀重约有三百余斤。丁状元府内原有四门三院,全是青砖小瓦、四梁八柱的古建筑,其中西院内有南北两座楼房,气派又不失特色。其后嗣中武举、武生者不断,堪称青州回族武术世家。

    青州市档案局对此文亦有贡献!

推荐阅读:

山东即墨中山街曾是条牌坊街

独具特色的白塔古建艺术

北京钟鼓楼脚下的历史变迁

徐闻城内村多彩的古文化历史

编辑:菩提树
 ·现代社会需要古建筑的返璞归..
 ·安徽太湖县蔡家畈古建筑群修..
 ·广州古建筑玉虚宫变断壁残垣..
 ·朱启钤故宅消防隐患重重
 ·太原唐代古建天台庵修缮完毕..
 ·山西千年古村落保护不到位 一..
 ·四川资阳城区修绿化带发现东..
 ·考古发现新疆规模最大太阳祭..
 ·湘西浦市古镇发现“高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