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编辑:夏腊梅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人工写意山水园 >> 正文
西蜀名园——新繁东湖(图)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社  作者:王绍增  日期:2016-7-12

  “新繁东湖”是成都市北新繁镇的一座古典园林。据五代孙光宪(公元900~968年)《北梦琐言》载:“新繁县有东湖,李德裕为宰日所凿。”明、清县志皆采用此说。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为中唐名相,封卫国公,曾任西川节度使。

  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王益(字损之,王安石之父)任新繁县令时曾作《东湖瑞莲歌》邑人梅挚(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也有歌与之唱和。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侑作《新繁卫公堂记》述:“繁江令舍之西有文饶堂者旧矣,前植巨楠,枝干怪奇。父老言:‘唐卫公为令时凿湖于东,植楠于西,堂之所为得名也’。公讳德裕,字文饶,太和中(公元830年)来镇蜀,由蜀入相。”宋言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沈卣予(字居中)任繁令时,改卫公堂为“三贤堂”,意祀李德裕及王、梅二人。由此可知,唐代东湖已具园林之型;堂初名文饶,盖是李德裕封卫国公之前兴建。

  北宋徽宗年间,邑人勾氏,“有园馆甲县城之北”,“仿唐人李愿太行之谷曰盘谷者”,名曰“盘溪”。相传现在东湖东南隅的古柏亭一洲,即为盘溪遗迹。

  明末清初,东湖于兵乱之中遭受重创。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知县郑方城重修三贤堂,并“外覆以亭”,名曰“爱亭”,取杜甫“不薄令人爱古人”之意。乾隆四十四年,知县高上桂加以葺新,并作“东湖八咏”和“东湖四景诗”,由诗中可见此时东湖已有桥、亭、轩、山、石及多种花木。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和十四年(公元1809年)又有修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知县程祥栋(字晓崧)再次整修,奠定现今东湖之面貌,程作《东湖因树园记》,有如下记载:“……浚湖通濠,导湔水(青白江古名)以注之。因地制屋,种竹树以补之。重建三贤堂于旧址之南,去湫溢而更爽垲也。堂对青白江楼,泉水稻田,北流绕廓。东为平远台,又东为蝠岩,……岩左小港湾环,指度鸐桥,而东则瑞莲阁在焉(取意于王益瑞莲歌)。长廊以西中有飞栏跨水者,檀栾夹岸,是为篁溪小榭。过此路愈曲,地愈平,湖亦愈宽,正向厅事五楹,曰怀李堂(指李德裕)。堂后为花南砚北之轩,绿窗洞开,三面临流。西连月波廊,介乎菊畦之间,望之如折叠屏风。其北槿篱茅舍晚香斋(赏菊处)。循廊之西南,凡三折至珍珠船,舫居也,空庭积水,荇藻交横。穿竹西芳径而南,直达青白江楼之前,复与三贤堂会。结构大略如是。”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2年),县令李应观有“东湖记胜小叙”,对东湖之品评甚切,叙曰:“……邑之东湖者,程晓崧大令踵前贤而廊之也。胸藏丘壑,兴寄烟霞。是经是程,觉天回而地转;为高为下,亦水复而山重。似入山阴,行不遑于应接,岂同盘谷,栖但利乎隐沦。楼阁峥嵘,池台掩映。堂深宏而肃穆,廊曲折以纵横。岛屿萦回,浑若方壶因峤,阴阳递嬗,都宜着屐扶筇。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东湖辟为公园。1954年、1963年和1983年,皆有所修葺,四界亦有所变,但未牵筋动骨,保存尚好。仅湖之西岸改变较大,与全湖不甚协调。现公园后部之亭阁、花园,及东部盆景园和茶室,皆为民国以后增建,幸均未影响主体部分的风格。

  东湖总面积27亩,水面占1/3,有5米高一土丘,手法朴实,然咫尺山林,步移景异,有无穷之深意。水面阔则敞如湖泊,水光潋滟;狭则隐如溪谷,徘徊萦绕。其间楼阁亭榭因地而设,互相映衬;菊莲竹树各吐清芬,寓意高雅。东湖充分表达了寄情山水,追思前人的意图。尤其是园中现存若干数百年古树(传说李德裕手植之柏毁于六十年代,时已有三人合抱之粗),为东湖增色不少。东湖可算我国古典园林遗产中之一珍品。

  新繁东湖曾有“西蜀名园”之称,历代文人吟咏颇多,但地处偏隅,故今少为人知,如深山璞玉,有待放出更加耀目光彩。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传扬“浙派..
 ·内乡县衙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标..
 ·榆次猫儿岭新发现古墓27座
 ·考古专家提出新解 刘贺之死或..
 ·哈民遗址入选自治区首批十大..
 ·山东启动“三孔”古建维修等..
 ·四川古寺1500岁紫薇突发病 传..
 ·湖南裡耶古城遗址遭洪水浸泡..
 ·青阳加强“天官坟”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