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人工写意山水园 >> 正文
水墨平江的吴韵古风
来源:苏州古建网-扬子晚报  作者:孙迎庆  日期:2016-7-27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平江路被称誉为苏州第一老街,是苏州古城风貌所在。不管是本地苏州人还是到苏州来的外地游客,有时间的话应该去平江路走走,因为那里有一种美,体现了苏州街巷的吴韵古风。

    沿观前街往东,穿大儒巷,就进了平江路。踏上百年的老街,转入静谧的小巷,忽然间就告别了城市的喧嚣,会让你觉得轻松许多,步子一下子就轻盈了。平江路是古城历史的、经济、文化的载体;这里的水埠拱桥、石路牌坊、雕梁画墙,园林式的布局,一不小心就会迷路,吴侬软语能把你的魂儿勾走,在这里评弹在后面追你,昆曲在眼前等你。

    平江路像一个小家碧玉的苏州姑娘,把含蓄的美隐藏在苏绣、昆曲、评弹和水巷之中。如果说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么平江路则是这座城市的记忆。这里距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忠王府、贝聿铭童年时玩耍的狮子林及他的封刀之作苏州新博物馆都近在咫尺。在平江路中张家巷转弯便可到达全晋会馆即如今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内有现存的苏州唯一的一座古戏台。全晋会馆旁还有一家庭院式的评弹书场,玩累了去里面要杯茶听听评弹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宋、元年间,苏州城亦称为平江城。在老苏州人的心目中,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从现存于苏州文庙的南宋《平江图》碑上,可以清晰辨认近800年前城中“水陆平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致这幅由平江知府命人摹刻上石的平江府城图,至今仍然实用,街巷、河道的分布和《平江图》的标示大体上是一致的。

    小河两岸,视线所及都是高低错落的旧宅老屋,让人看到数百年来苏州人生活环境的原貌,把人们带进历史,带进传统。铺在水中的是石块和石阶,暗白的墙上是红的发黑的褐色不窗,窗子上是已经灰白色的明瓦,房子一般是两层,后窗对着河水,幽深带着古味。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完整的一角。

    有人说苏州人是水里养出来的,不错,苏州流水正是如此奇特。因此要欣赏平江路的美,最好是在下着小雨的午后。这里的雨最缠绵,淅淅沥沥,如丝线雨帘,把整条路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听着那丝雨的旋律,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脑子里灌满了才子佳人的缠绵故事,耳朵里叮当响着丝竹、琵琶声。细雨中,隔着长满苔藓的高墙,从偶然伸出墙头的老树叉丫间,说不定还可以碰到哪个从戴望舒的《雨巷》中走出来的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桥是体现平江河风情的重要景观,又是古城的历史见证。曾任苏州太守的白居易写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在桥上,别样风景尽收眼底。在桥外,桥又成了风景中的极致,线条柔和轻飘,临流掩映,风姿绰约的桥呀,你又把我的魂儿勾走了。

    清晨,平江路在晨雾中醒来。一路行去,你可以听见洗漱声、开门声和晨练老人悠然自得的脚步声,再加上不知谁家窗户中传出的吴侬软语声。白天,平江路出奇的宁静,间或也可以听到寂静深处传来一两声悠长的叫卖声,游人至此,心境悠然而自得。一到黄昏,评弹和昆曲就成了平江路上的背景音乐。饭,要慢慢地吃,酒,要细细地喝,到酒微酣、耳微热时,摇头晃脑唱上几句,真正是自我陶醉。夜色阑珊,平江路愈发显得恬静、柔媚而娇慵,人在岸上走,舟在水中行,隐约之间听到几位苏州老阿婆、老阿爹之间的对话:今天吃的虾籽鲞鱼蛮鲜的,鸡头米蛮嫩的……吴侬软语,人也就不知不觉地醉了。

    在时光岁月的转换中,平江路像一位睿智的老者,虽阅尽了人间沧桑巨变,却固守着自己特有的本色——原生态。

编辑:红豆树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传扬“浙派..
 ·内乡县衙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标..
 ·榆次猫儿岭新发现古墓27座
 ·考古专家提出新解 刘贺之死或..
 ·哈民遗址入选自治区首批十大..
 ·山东启动“三孔”古建维修等..
 ·四川古寺1500岁紫薇突发病 传..
 ·湖南裡耶古城遗址遭洪水浸泡..
 ·青阳加强“天官坟”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