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高25厘米,口径14.5厘米,腹径19.5厘米,底径13.5厘米,其器形大小与著名的古瓷标型器“东晋德清窑四系盘口壶”大致相同。该壶呈大盘口,口沿略残,外撇直唇缩颈,溜肩,鼓腹,高身,下部渐收敛,平底无釉露深灰色胎,底足外撇,放置平稳。八系用来系穿绳索,便于提携打水、盛粥、装酒等,使用方便牢靠。该壶胎质坚硬细腻,为深灰色胎。釉面纯净成青黄色,在淡黄色胎体表面上可见从上往下的流釉现象。壶的盘口沿下及肩部共安有八系(盘口下2个横桥系,肩部安6个方形系,其中2个单系,2个复式双系)。特别是肩部6个高耸宽扁的桥形方系,对称均衡,制作精巧。
四系、六系、八系盘口壶,是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瓷质盛贮器。据古陶瓷专家考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越窑盘口壶,器形变化的总趋势:早期器形矮胖端庄,盘口和底部较小,上腹特大,倾倒食物相当费力,且给人以不稳重的感觉。东晋时盘口加大,颈渐高,椭圆腹,式样秀气优美。南朝时口更大,颈加长,腹更深,底放大,给人以瘦长的感觉,不如东晋产品美观实用。这件八系盘口壶,应为东晋越窑为达官显贵专门烧制的官古器皿,器形硕大,美观端庄,极为珍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