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青衣羌古街的完工在望
来源:北纬网 作者:孙振宇 日期:2016-5-18
灵关镇作为进入宝兴的咽喉地带,是该县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灾后重建中,宝兴以“钟灵毓秀·灵动河谷”为主题,着力对灵关进行打造。
如今的灵关,栋栋新房拔地而起,处处设施配套齐全,产业新区内轰鸣阵阵,空石林景区、湿地公园景区、青衣羌古街等全新景观是“美颜初现”。
“青衣羌古街的打造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为了还原并展现公元前816年至今,古青衣羌国与宝兴这段有着2000多年颇深渊源的历史文化。”宝兴县住建局总工程师陈宣明说。
从年初正式动工,至今短短数月过去,这条承载着展现古青衣羌国神秘色彩的街道,已展露新颜。
现场特色外墙已完工
青衣羌古街全长500米,位于灵关新城钟灵社区钟灵街内,地处新老城区交界地带。
5月12日下午,古街入口处,高为8米的仿木大门显得颇为醒目,虽然还未拆卸施工脚手架,但却已清晰可见大门顶端横放着一根形如钥匙的横杆,就连外形也与古代所用钥匙相仿。两位工人正在大门下方一侧相互配合着,一位腰系安全绳熟练攀爬至顶端,对细节部位进行最后打磨雕琢。
进入古街内,街道两侧立面上极具历史文化元素的色彩映入眼帘。
“古街只有数百米长,每一寸都非常宝贵。”陈宣明表示。
重新整体打造后的外墙与土坯墙颇为相似。为达到这种视觉效果,工程方在施工中采用了色彩调和水泥,并在混凝土上墙后由专门模具紧跟压制成形的技术,以让墙体表面坑洼凸凹的质感更为真实。此外,如若近前,人们还能从墙体中发现捣碎后的谷草秸秆。
与这些墙一起,还原、展示古青衣羌历史文化的,还有早已与墙体融为一体的大型浮雕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来自古青衣羌国那段深远的历史,且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施工方现场负责人唐千说。
以古街文化广场一侧墙面上形为飞鸟的图案为例,其源自古青衣羌国所在古蜀文化,是一种以鸟类作为部落图腾的文化元素。在古街内,具有类似不同含义的图腾浮雕多达数十处,就连浮雕周围墙体上渐次分布的鱼骨形图案,也隐含了“蛇乃化为鱼”的融合之意。
来到古街侧的一处施工材料加工点,焊工任乾军正忙碌着制作用于固定PVC仿真谷草的矩管。
“这些物品在制作完成后,都将安装于墙上的装饰阳台中,远远看去与真谷草没有分别。”说话间,任乾军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古街工程预计将在本月底完工,我所在班组将负责古街文化广场的管线、灯具安装,人员、材料均已到位,肯定不会拖后腿。”
精品为民安居致富
正打造中的青衣羌古街总体呈“L”形状布局,一头一尾均与穿场镇而过的省道210线相连。同时,基于古街所在地为居民居住生活场所,总体规划之始,任何一套备选方案都始终将民生安居致富作为首要条件。
“古街两侧共有100户居民,涉及大小商铺亦有100多间,新建房屋和原有房屋各占一半。”陈宣明说,古街在完成打造后将成为步行街,而古街现有商铺多以大众餐饮、服装零售、杂货铺构成,结构调整后,将适当加入出售宝兴特色民族饰品、特色餐饮、青衣羌文化特色纪念品、特色有机农产品等商品的商铺。
同时,古街中还将设置文化展馆,除通过文字、图片、物品呈现外,还将加入古时织布、养蚕等传统农耕文化现场体验环节。目前,该展馆已进入现场陈列摆设阶段,预计将在6月底建成并对外开放。
此外,为丰富古街文化底蕴,还布局了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广场分别位于古街两侧,其中一个广场将设置一个脸谱型水景池,建成后从高处俯看,可发现是一个戴有古青衣羌特有面具的人脸形状。”唐千介绍,为将两个广场融为一体,一座精致的廊楼预计也将在本月底跨街而过。
5月12日下午2点,古街内一栋三楼一底的楼房前,主人王鸿成正忙碌着指挥工人搬运装修所需的各种施工材料。王鸿成脱口而出一句浅显易懂的顺口溜:“以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要说不愿意,不是真心话。”
“听说特色商铺将采取户主报名、抓阄选择的方式进行配置,我看这个方法行。”在街边一处正在装修的商铺里,商铺主人骆云鹏有着新的打算:“这里会更加美好,繁荣!”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