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604/20164299923726.jpg)
修缮后的文昌桥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604/20164299939124.jpg)
枫树湾伍郎桥
江南水乡,绕不开水与桥的默契。古桥不仅装点了城市的山水,也记录下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
作为G20峰会其中的河道整治项目,萧山商城河上的文昌桥、西湖枫树湾港上的伍郎桥经过修缮后,与水清岸绿的河道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山水画。
文昌桥延续了一代代“老萧山”的记忆
商城河位于萧山区新塘街道,西起育才路中医院泵站,向东折南至城河,长约1.7公里。商城河在整治前,是当地出了名的黑臭河,不仅雨污混流,河道淤积情况严重,而且周边老小区的很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河上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文昌桥,因年久失修,桥上杂草丛生,桥洞下堆满了杂物,甚至还摆着几口木棺材,不仅住在附近的居民看不下去,连网友们曾在本地论坛里发帖呼吁:“千万不能再这样对待这座桥了,它可是座古桥啊!”
2015年8月,萧山区开始对商城河及沿线进行综合整治。首要任务是截污纳管,将生活污水引入正规的市政管网,整治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按照“恢复历史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挖掘河道沿线历史文化碎片,对商城河上的2座古桥进行修缮,尤其对文昌桥,经修缮使其焕发“市级文物保点”的古韵。
建于清道光17年(1837)的文昌桥,有近180年的历史。萧山区河道建设整治中心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被废弃多年的古桥,他们在文昌桥附近建一个与之相配的亭子——文昌阁,呈现小桥流水、楼台亭榭的美丽景观”方案。
修缮后,文昌古桥重新焕发历史积淀的味道,再现了桥梁在萧绍古运河的历史地位,延续了一代代“老萧山”的记忆。
今年年初,河道已经整治完工。新塘街道半爿街社区的居民田先生说道:“以前旁边居民经过都是掩着鼻子、连声喊臭的,现在好了,不仅景观变美了,历史韵味深厚了,还能看到有小鱼浮上水面冒泡呢。”
294岁的伍郎桥留住了蒋村人浓浓的乡愁
位于西湖区蒋村枫树湾港上的伍郎桥,是蒋村地区唯一有年头的古桥,数百年间,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渔船穿梭,见证了蒋村地区的昔日繁华。
这座桥最早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22年)。过去,这一带村民都要从桥头穿行,桥旁边还有个伍郎庙。因此,保住这座294岁的古桥是枫树湾港整治项目的重中之重。
去年10月,枫树湾港开始整治,西湖区河道建设中心除了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改善水质外,还结合周边西溪湿地景观,种植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以桂花、枫树、球状植物点缀360米的游步道。
整治过程中,设计人员在最大限度保存伍郎桥历史遗存古韵的基础上,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一定的修整,使桥边环境水乳交融,呈现自然和谐的新面貌。比如,考虑在伍郎桥的两边种上水生植物,将伍郎桥面隐于其中,不会显得太突兀。再比如,桥边不远处有一棵蒋村人公认的“风水树”,伍郎桥边种植相应草本植物与“风水树”连成一体,融入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中。
根据计划,枫树湾港将于4月底完成整治。